【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作者:邢恕 朝代:宋代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原文
先生抱道隐墙东,心迹兼忘出处通。
圯下每惭知孺子,床前曾忆拜庞公。
已将目击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终。
此日离违限南北,萧萧班马正依风。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诗词问答
问: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的作者是谁?答:邢恕
问: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邢恕的名句有哪些?答:邢恕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参考注释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抱道
持守正道。《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抱道怀真,潜翳海隅,比下徵书,违命不至。”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 得臣 切以为忠贤之臣,抱道履节,孰不欲遭时奋取功业,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而身享令名哉?”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墙东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 君公 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 王君公 。’”后因以“墙东”指隐居之地。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唐 王维 《登楼歌》:“执戟疲於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宋 黄庭坚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 王 谢 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沧浪何地稳?晞髮问墙东。”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心迹
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圯下
桥下。《史记·留侯世家》:“ 良 尝閒从容步游 下邳 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 良 所,直堕其履圯下。”后因用以借指 张良 。 宋 敖陶孙 《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圯下先我鞭。”参见“ 圯桥 ”。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孺子
(1) 小孩子
吾父王威镇江淮数年,岂可一旦称臣于孺子,贻笑于后世?——《英烈传》
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闺门。——宋· 苏轼《教战守》
(2) 古代太子的妾的名目
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汉书·外戚传上》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庞公
指 庞德公 。 东汉 襄阳 人。躬耕于 襄阳 岘山 之南,曾拒绝 刘表 的礼请。后隐居 鹿门山 ,采药以终。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 庞公 採药去, 莱氏 与妻行。” 明 高启 《耕》诗:“自得 庞公 计,遗安与子孙。”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目击
亲眼看到;作为目睹人在场
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庄子·田子方》
目击其事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微妙
(1) 深奥玄妙
微妙的处境
(2)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的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问题
(3) 必须细心掌握,否则随时都可能出差错的
微妙的乐趣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神交
(1) 彼此慕名而没有见过面的交谊
孤与子瑜,可谓神交。——《三国志·诸葛瑾传》
彼此神交已多年了
(2) 指心意投合、相知很深的朋友
一与见面,便成神交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离违
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班马
离群的马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依风
《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 李善 注:“《韩诗外传》曰:‘诗曰: 代 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后因以“依风”谓依恋故乡本土。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夫 周 齐 同在中上千里之间尔,况於万里絶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明 归有光 《娄曲新居记》:“﹝余﹞有感於昔之人发愤伉志,争功名于万里之外,乃至白头顾念,忽有首丘依风之感,因以叹夫漂漂者,何所极也。”
宋代,邢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