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作者:释宗颐 朝代:宋代
[偈三首]偈三首原文
新罗别无妙诀,当言不避截舌。
但能心口相应,一生受用不彻。
[偈三首]诗词问答
问:偈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颐
问:偈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颐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颐
[偈三首]释宗颐偈三首 书法图
偈三首书法作品
[偈三首]参考注释
[偈三首]新罗
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初领有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都于庆州。与 * 、百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公元7世纪中叶与中国唐朝联合,攻灭百济和 * ,不久统一半岛大部。9世纪衰落。10世纪初重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935年被王氏高丽所灭。
[偈三首]妙诀
奥妙窍门,奇妙的诀窍
农业增产的妙诀在于科学种田
[偈三首]当言
该说。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纠弹不承密旨》:“今早有当言事,若有误进奏,驾出不得言,即有罪,皆不可辞。”
(1).正直的话。《管子·霸形》:“ 桓公 曰:‘ 仲父 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 尹知章 注:“何不陈当言,令寡人有所归向。”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五》:“当言,讜言也。讜言,直言也。 蔡邕 注《典引》曰:‘讜,直言也。’”《书·益稷》“来 禹 ,汝亦昌言” 孔 传:“因 皋陶 謨九德,故呼 禹 使亦陈当言。” 陆德明 释文“当,丁浪反。”
(2).指正确的话。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三復 曰:‘文理贵中,不贵其速。’ 德裕 以为当言。”
[偈三首]不避
(1)
不回避,藐视困难和艰险
不避艰险
(2)
不让,不亚于,不差于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 禹。——汉·晁错《论贵粟疏》
[偈三首]截舌
搬弄是非。《 * 词话》第十一回:“ 孙雪娥 道:‘娘,你看他嘴似 淮 洪也一般,随问谁也辩他不过,明在汉子跟前截舌儿,转过眼就不认了。’”
[偈三首]心口相应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坛经·般若品》:“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哎, 随何 也,须索箇心口相应。”《 * 词话》第二回:“ 武松 笑道:‘若得嫂嫂这般做主,最好。只要心口相应,却不应心头不似口头。’”
[偈三首]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偈三首]受用
(1) 接受财物作为官府开支;受益
受用不尽
(2) 舒适
今天身体有点不受用
(3) 享受
共同受用
[偈三首]不彻
(1).不循常道。《诗·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彻,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毛 传:“彻,道也。” 陈奂 传疏:“不道……不循道而行。”
(2).不尽;不完。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你看我似粪土之墙朽木材,断然是捱不彻饥寒,禁不过气恼。”
宋代,释宗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