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采桑子]采桑子原文
烟笼淡月寒宵永,悄悄帘栊。
微度香风。
几点梅开小院中。
拥衾敧枕难成寐,萧寺初钟。
雁响遥空。
家在青山千万重。
[采桑子]诗词问答
问:采桑子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采桑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采桑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
[采桑子]参考注释
[采桑子]淡月
生意冷清的月份(跟[旺月]相对)
[采桑子]寒宵
寒夜。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唐 于武陵 《客中》诗:“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采桑子]悄悄
(1) 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采桑子]帘栊
(1).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宋 史达祖 《惜黄花·定兴道中》词:“独自捲帘櫳,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开宫扇,起帘櫳,满堂笑语与民同。” 陈毅 《游阳朔》诗:“竹林茅舍时出现,后有飞瀑透帘櫳。”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采桑子]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
(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采桑子]小院
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采桑子]拥衾
谓半卧以被裹护 * 。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皇甫涍》:“隻字不愜於心,片言无艷於目,蹋壁穷思,拥衾寤索,曾不少休。”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四:“拥衾不敢寐,中心伤且悼。”
[采桑子]成寐
入睡。 唐 杜甫 《东屯月夜》诗:“天寒不成寐,无梦寄归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不意故人重逢,又惹一天旧恨;你听涛声震耳,今夜那能成寐也。”
[采桑子]萧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采桑子]初钟
黄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调起初钟,还参玉管。” 倪璠 注:“初钟,黄钟也。”
[采桑子]遥空
(1).遥远的天空。 唐太宗 《赋得花庭雾》:“还当杂行雨,彷彿隐遥空。” 清 赵翼 《纳凉》诗:“盆池新浴罢,雨过浄遥空。” 潘垂统 《讨债》:“满布遥空的雪片,像梅林里萎谢的梅花般飞舞着。”
(2).向着远处的高空。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那 扶餘国 消息,正合东南奇事之言,俺和你不免遥空沥酒,为他称贺则个。”
[采桑子]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采桑子]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