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作者:王质 朝代:宋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原文
晚嶂倚斜日,秋树战悲风。
一泓绀紫澄碧,中有睡蛟龙。
散作清溪明玉,激上长松流水,雨电乱寒空。
抛却红尘袂,飞入妙光宫。
佛国大,天溥博,地含洪。
空岩乱壑递响,珠影动金容。
万古碧潭空界,一点青霄明月,涝漉总无功。
云散殿突兀,风动铎丁东。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的作者是谁?答:王质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质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参考注释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悲风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
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 齐州 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就在万顷良田之间,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铁琴铜剑楼。”
(2).犹言一汪。 宋 陆游 《龟堂避暑》诗:“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澄碧
清澈而碧绿
海水澄碧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抛却
丢掉放弃
抛却烦恼,寻找新天地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入妙
谓达到神妙之境。多形容诗文或技艺高超。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韩干 凡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故得入妙。”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放翁 诗,善用‘阴’字,以心地清閒,故体帖得到。如‘乞借春阴护海棠’,‘正开郤要日微阴’,‘月过花阴故故迟’,‘春在轻阴薄靄中’,无不入妙。”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佛国
(1).佛所生之地,指 天竺 ,即古 印度 。《维摩经略疏》卷一:“言佛国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国。” 宋 陆游 《掩户》诗:“ 泰山 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2).指寺院。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一:“佛国三秋别,云臺五色连。” 清 方文 《麻城访稿木大师》诗:“普天披髮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溥博
周遍广远。《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孔颖达 疏:“溥,谓无不周徧;博,谓所及广远。”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不若罢此六者,立有溥博之德,及於四海也。” 明 刘基 《感怀》诗:“上天降膏泽,溥博无偏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其所崇爱之溥博,世未见有其匹也。”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含洪
犹含弘。《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周世宗 规模虽大,然性迫,无甚宽大气象,做好事亦做教显显地,都无些含洪之意。”《宋史·乐志八》:“博厚而久,含洪以光。”参见“ 含弘 ”。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金容
(1).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三:“金容涵夕景,翠鬢佩晨光。” 隋 江总 《优填像铭》:“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甲)》:“金容现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动。”
(2).对神的尊称。《封神演义》第五八回:“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空界
佛教语。空大。谓虚空范畴。六界之五。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空界神仙,共来行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夜閒禪用精,空界亦清迥。”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无功
没有功劳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风动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
风动工具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丁东
(1).象声词。 唐 温庭筠 《织锦词》:“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老残游记》第十回:“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狂风吹沙,屋瓦欲震。” 郭沫若 《丁东草》:“我思慕着丁东--可是并不是那环佩的丁东,铁马的丁东,而是清冽的泉水滴下深邃的井里的那种丁东。”
(2).瘪塌貌。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嘲齆鼻》:“虽是五官毕具,可怜鼻不通风。印堂底下瘪丁东,五味馨香难哄。”
宋代,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