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连夜书】_方回 | 宋代

【连夜书】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连夜书]连夜书原文

秋凉断是合还家,三伏今年暑倍加。
病痛百般营药草,精神一半减菱花。

[连夜书]诗词问答

问:连夜书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连夜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

[连夜书]方回连夜书 书法图

【连夜书】_方回 | 宋代
连夜书书法作品

[连夜书]参考注释

[连夜书]秋凉

指秋季凉爽的气候

[连夜书]还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连夜书]三伏

(1)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 关汉卿《窦娥冤》

(2) 专指末伏

[连夜书]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连夜书]倍加

格外;越发

乃倍加钦敬。——《三国演义》

[连夜书]病痛

因病而引起的痛苦,也指人所患的病

她近来的病痛全消了

[连夜书]百般

指各式各样;也指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百般咒骂

百般刁难

[连夜书]药草

即医药上有价值的草本植物

[连夜书]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连夜书]一半

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连夜书]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

【连夜书】_方回 | 宋代
  • 【寄东皋叟】_陈深 | 宋代
  • 【寄东皋叟】_陈深 | 宋代 >> 【寄东皋叟】_陈深 | 宋代...

    【连夜书】_方回 | 宋代
  • 【延华观】_陈岩 | 宋代
  • 【延华观】_陈岩 | 宋代 >> 【延华观】_陈岩 | 宋代...

    【连夜书】_方回 | 宋代
  • 【寄怀二十首】_赵蕃 | 宋代
  • 【寄怀二十首】_赵蕃 | 宋代 >> 【寄怀二十首】_赵蕃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