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作者:徐夤 朝代:唐代
[两晋]两晋原文
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
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
巴蜀削平轻似纸,勾吴吞却美如饴。
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
[两晋]诗词问答
问:两晋的作者是谁?答:徐夤
问:两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两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徐夤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夤
全唐诗:卷710-4
[两晋]参考注释
[两晋]三世
(1) 三代,常指祖孙三代
(2) 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两晋]深谋
深远周密的谋划。《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 狐突 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史记·货殖列传》:“由此观之,贤人深谋於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巖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古之所谓善深谋,居乎亲戚辅佐之位,则纳君於道,否则继之以死。”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
[两晋]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两晋]孀妇
丧偶的妇女
[两晋]孤儿
(1)
(2) 年幼无父的孩童
(3) 失去父母的儿童
孤儿院
[两晋]归成
佛教语。谓归西成就。 明 李贽 《又告》:“今 卓吾和尚 为塔屋於兹院之山,以为他年归成之所。”
[两晋]皇天
对天及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 郭沫若 《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两晋]明君
(1).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 汉 耻,持此报明君。”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去奢尚俭,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乐史 《绿珠传》:“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两晋]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两晋]巴蜀
秦 汉 设 巴 蜀 二郡,皆在今 四川省 。后用为 四川 的别称。《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之国,西有 巴 蜀 、 汉中 之利,北有 胡 貉、 代 马之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公孙述 称王 巴 蜀 , 李宪 自立为 淮南王 。” 清 林则徐 《与纤》诗:“漫疑负弩经 巴蜀 ,便当浮槎到女牛。”
[两晋]削平
(1).铲平,清除。 唐 李绅 《禹庙》诗:“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鍤东南尽 会稽 。”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生意蓬勃的农场里,如果点缀着死寂的坟墓,多么不调和啊;所以必须把它削平。”
(2).平定,消灭。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至如 秦帝 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宋 李纲 《与郑少傅书》:“窃恐此贼难以指日削平,矧亦未易制其衝突也。”《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位天子﹞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处寇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 道宗 削平叛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两晋]勾吴
句吴。即 吴国 。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子胥 始东奔 勾吴 ,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 明 杨慎 《升庵经说》:“ 越 曰 於越 , 吴 曰 勾吴 , 邾 曰 邾娄 ,本一字而为二字,古声双叠也。” 清 殷誉庆 《暨阳怀古》诗:“此地 勾吴 战垒开,尚餘重镇 楚 江隈。”
[两晋]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两晋]战旗
军中的旗帜。 五代 齐己 《杨柳枝》诗:“多谢将军遶营种,翠中閒卓战旗红。” 阿英 《夜》:“一眼看去,江上不知有多少的伟大之暗影,仿佛都执着战旗在奔向前敌。”
唐代,徐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