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月台]月台原文
月台意寓南宫米,却是从来未一登。
既念登台须入夜,游当秉烛岂相应。
[月台]诗词问答
问:月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月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月台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月台]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月台]参考注释
[月台]月台
(1) 旧时为赏月而筑的台和三面有台阶、正殿前方突出的台也叫月台
(2) 火车站上、下火车的地方,站台
[月台]南宫
复姓
[月台]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月台]未一
(1).亦作“ 未壹 ”。没有统一。《后汉书·陈元传》:“方今四方尚扰,天下未一,百姓观听,咸张耳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胡氏 ﹞年二十五,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自腰以上、脐以下,各分。此盖天下未一之妖也。”《宋书·礼志一》:“今或以天下未壹,非兴礼学之时,此言似是而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顺治 康熙 间,天下初定,人心未一。某甲阴为 吴三桂 谍。”
(2).不完备。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取二义乖剌不侔之语,参而贯之,故微旨有所未周,琬章有所未一。”
(3).不一一详述。多用于书信。 明 李贽 《与焦弱侯》:“ 秋潭 有志者,想近益精进也。并附问之,未一。”
[月台]登台
(1) 演员出现在观众面前
他去年第一次在百老汇登台(表演)
(2) 走上讲台或舞台
他想登台表演一番
[月台]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月台]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月台]相应
(1) 相宜,应该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 彼此相当的或互补的;交互,互惠
商定彼此都给对方公民以相应的权利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