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原文
听说牟尼佛。初学修道时。
归宫启告父王知。道我证无为。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诗词问答
问:《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2. 释迦牟尼佛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参考注释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听说
听人所说
听说他到海口去了
听说她现已结婚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初学
刚刚接触某一学科或学习
初学乍练
这本书对初学的人很合适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修道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启告
启奏;告知。《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来相启告。”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 光宗 内禪,詔曰:‘卿,冲人旧学也,何以启告朕?’”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诸公之来,某意其相与讲切义理之是非,启告閭阎之利病,有以见教,今乃不然。”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父王
王子、公主对国王的称呼。 晋 孙绰 《喻道论》:“还照本国,广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场。”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佛经曰:‘我国有 阿闍世王 ,杀父王篡其位。’”《说岳全传》第十五回:“﹝ 兀朮 ﹞高叫:‘父王,臣儿举铁龙哩!’老狼主一见大喜。”
[证无为·其一·太子赞二十七首]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太子赞二十七首,敦煌曲子,证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