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依】作者:王柏 朝代:宋代
[畴依]畴依原文
皇宋文明,周子天畀。
不由师传,道体默契。
建图属书,以觉后觉。
上接洙泗,下开河洛。
[畴依]诗词问答
问:畴依的作者是谁?答:王柏
问:畴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柏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柏
[畴依]参考注释
[畴依]文明
(1)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 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畴依]不由
不能自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畴依]师传
老师之传授;师承。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东坡宸奎阁碑铭》:“巍巍仁皇,体合自然,神曜得道,非有师传。”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而 游夏 独以文学见称,盖其学有师传,代相祖述。”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是 小夏侯 求异於 大夏侯 , 大夏侯 又求异於 欧阳 ,不守师传。”
[畴依]道体
(1).道的本体;道的主旨。《淮南子·人间训》:“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 唐玄宗 《以元元皇帝真容应见宣付史馆勅》:“道体无方, 元宗 有应,形标柱史,名叶新兴。” 清 陈确 《答唯问》:“道体本无穷尽,故须臾不可忘戒惧。”
(2).犹玉体、贵体。《北史·隐逸传·徐则》:“霜风已冷,海气将寒,偃息茂林,道体休悆。” 唐 欧阳询 《题诸家书帖》:“五月中得足下书,知道体平安。” 清 陈确 《与吴裒仲书》:“东瞻 澉岭 ,眊眼欲穿。暑气大盛,不审道体清适何似?”
[畴依]默契
(1) 心声情意暗相符合
我们之间的一个默契
(2) 默默承认的条件、限定或规定
在同意战后恢复原状的默契下准许战争期间犁掘便道
[畴依]属书
著作;纂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名 谊 , 雒阳 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汉书·叙传下》:“下帷覃思,论道属书。” 明 张敬修 《文忠公行实》:“十岁通六经大义,以能属书摛辞闻郡中。”
[畴依]后觉
觉悟较晚者。《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宋 吴坰 《五总志》:“ 天啟 以推挽后觉为己任。” 康有为 《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或託乐府或稗官,或述前圣或后觉,儗出一治更一乱,普问人心果何乐?”
[畴依]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时二水自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时属 鲁国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 洙 泗 之风,阐 迦维 之化。” 唐 卢象 《赠广川马先生》诗:“人归 洙 泗 学,歌盛舞雩风。”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余尝考次 洙 泗 之门,不学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接 洙 泗 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极崇 宋 儒,号为 洙 泗 之正传。”
[畴依]开河
(1) 开挖河道
(2) 江河解冻
宋代,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