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原文
昔我官白下,屡到清江上。
清江众君子,我友或我丈。
至今过其邦,眷恋若乡党。
几思结庐居,风流共来往。
奈何怀玉山,挽我不我放。
去年五溪归,泊家长沙国。
长沙今洙泗,不但谈贾屈。
梁吴兄弟游,两周新旧识。
咸能不我鄙,更复成我益。
其余或一见,往往情如昔。
自疑长沙人,宛类清江时。
官期纵卒卒,行计犹迟迟。
出门即风雪,怅此将安之。
然薪旋烧酒,借笔追索诗。
诗成何所属,兴落古湘西。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诗词问答
问:《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参考注释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白下
(1) 南京的别称
(2) 南京西北的一条路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鐃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见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我丈
对老人的亲切称呼。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丈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眷恋
非常留恋
感存念亡,触物眷恋。——卢谌《赠刘琨。一首并序》
身在海外,他时时眷恋着故土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乡党
家乡,乡里
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及乡党。——《幻中真》
还付乡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结庐
建筑房舍
结庐在人境。——陶潜《饮酒》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怀玉
(1).谓怀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或怀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负薪。” 唐 骆宾王 《镂鸡子》诗:“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2).犹怀璧。 明 李东阳 《邯郸贾》诗:“ 长安 寳气横九州,贾儿身贵封为侯;匹夫怀玉尚不可,何怪贪儿死奇货。”参见“ 怀璧 ”。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五溪
地名。指 雄溪 、 樠溪 、 无溪 、 酉溪 、 辰溪 。一说指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汉 属 武陵郡 ,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在今 湖南 西部和 贵州 东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武陵 有五溪,谓 雄溪 、 樠溪 、 无溪 、 酉溪 、 辰溪 其一焉。”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闻道龙标过 五溪 ” 杨齐贤 注:“ 武陵 有五溪,曰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长沙
中国湖南省省会,城市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45.9万(1982),其中市区人口107万,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广铁路线上。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湘绣闻名中外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时二水自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时属 鲁国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 洙 泗 之风,阐 迦维 之化。” 唐 卢象 《赠广川马先生》诗:“人归 洙 泗 学,歌盛舞雩风。”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余尝考次 洙 泗 之门,不学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接 洙 泗 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极崇 宋 儒,号为 洙 泗 之正传。”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不但
不仅,不只是——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认某层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还]、[又]等词相呼应,表示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我们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贾屈
指 贾谊 和 屈原 。《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二人均爱国忧民,而终遭不幸,故并称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嘆过 孙阳 ,放同 贾 屈 。”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两周
(1). 战国 时由 周 王室分裂而成的 西周 、 东周 两个小国的合称。《战国策·西周策》:“今公又以 秦 兵出塞,过两 周 ,践 韩 而以攻 梁 ,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史记·周本纪》:“ 秦 借道两 周 之间,将以伐 韩 。”《晋书·束晳传》:“是故两 周 争东西之流, 史起 惜 漳渠 之浸,明地利之重也。”
(2).指 周 代。 周 在 犬戎 攻杀 幽王 后, 平王 即位,东迁 洛邑 ,迁都前史称 西周 ,迁都后称 东周 ,合称“两 周 ”。《北史·文苑传序》:“逮乎两 周 道丧,七十义乖。”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旧识
(1) 旧时相识
旧识之友
(2) 旧日有交往的人;老朋友;旧交;旧知
他和我是旧识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能不
(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
(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
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其余
剩下的人或物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余以俭立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其余各处乡民。——《广东军务记》
为标准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马克和李莉在下棋,其余在玩牌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或一
某一;某种。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如果给与一个暗示,说是倘不讴歌,便将更加虐待,那么,即使加以或一程度的虐待,也还可以使人们来讴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于是要打倒他的欲望,也就越加旺盛。”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沙人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宛类
很象。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二:“鱼稻有如 淮 右,溪山宛类 江 南。”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卒卒
匆促;急迫的样子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行计
(1).计议。《汉书·陈平传》:“二人既受詔,驰传未至军,行计曰:‘ 樊噲 帝之故人,功多,又 吕后 女弟 吕须 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即恐后悔。寧囚而致上,令上自诛之。’”
(2).出行的打算。 宋 柳永 《忆帝京》词:“也拟把却回征轡,又争奈已成行计。”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烧酒
白酒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追索
追逼索取
在一些受骗单位一再追索下,他们退还了一些货款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所属
统属或隶属的
命令所属部队立即出发
参加高考的同学请向所属学校索取招生简章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