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学】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孤学]孤学原文
孤学虽违俗,犹为一腐儒。
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工夫。
正复安三径,宁忘奏六符?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
[孤学]诗词问答
问:孤学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孤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孤学]陆游孤学 书法图
孤学书法作品
[孤学]参考注释
[孤学]孤学
(1).将要失传的学问。《汉书·礼乐志》:“守习孤学,大指归於兴助教化。”《后汉书·陈元传》:“ 左氏 孤学少与,遂为异家之所覆冒。”《新唐书·杨瑒传》:“请帖平文以存学家,其能通者稍加优宦,奬孤学。” 宋 陆游 《述感》诗:“断简承孤学,穷阎负壮心。”
(2).谓学识浅陋的士人。《宋书·志序》:“渊流浩漫,非孤学所尽;足蹇途遥,岂短策能运?”
[孤学]违俗
违背世俗。《汉书·何武王嘉等传赞》:“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危殆,此古人所以难受爵位者也。” 宋 陆游 《冬日出游十韵》:“疏狂违俗久,衰疾与年增。” 明 何景明 《赠君采效何逊作》诗之三:“违俗势靡合,遗名跡自超。”
[孤学]腐儒
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世事
上折隨何之功,谓何为腐儒。——《史记·黥布列传》
[孤学]力量
(1) 力气
当这一打击临到他身上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
(2) 能力
国防力量
(3) 强大的性质或程度;产生某一效果的能力;势力或影响的来源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革命)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孤学]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孤学]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孤学]六符
谓三台六星的符验。《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用为称颂朝廷或辅臣之词。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胶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还闻 泰始 之风流,重覩 永平 之遗事,此又公之功也。” 明 章懋 《上洛阳刘阁老书》:“惟夜望六符之光,以致起居之颂而已。”
[孤学]残年
(1) 晚年;暮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2) 年终
残年短景
[孤学]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