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渔家傲]渔家傲原文
灯火熙熙来稚老。
喜逢灯夕都齐到。
花市绮楼随处好。
人竟道。
今年天气常年少。
五马行游还坐笑。
公堂帘卷东风了。
箫鼓喧阗歌舞妙。
人窈窕。
也应引动南窗傲。
[渔家傲]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渔家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渔家傲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
[渔家傲]王之道渔家傲 书法图
渔家傲书法作品
[渔家傲]参考注释
[渔家傲]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渔家傲]熙熙
(1) 温和欢乐的样子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热闹的样子
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
笑语熙熙。——唐· 李朝威《柳毅传》
[渔家傲]稚老
亦作“穉老”。老幼;老人与孩子。《新唐书·陈子昂传》:“山陵穿復,必资徒役,率癯弊之众,兴数万之军,调发近畿,督抶稚老,铲山輦石,驱以就功,春作无时,何望有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今 成德 、 魏博 虽尽节效顺,亦不过围一城,攻一堡,係纍穉老而已。”
[渔家傲]灯夕
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书》之二:“灯夕却在 李端慤 家为会,诸君皆奉思也。”《宋史·吕蒙正传》:“尝灯夕设宴, 蒙正 侍。”《 * 词话》第二四回:“话説一日,天上元宵,人间灯夕, 西门庆 在厅上张掛花灯,铺陈綺席。”
[渔家傲]花市
(1) 集中卖花卉的地方
(2) 旧指 *
[渔家傲]绮楼
华美的楼阁。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四:“綺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
[渔家傲]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渔家傲]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渔家傲]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渔家傲]常年
一般的年份
这儿小麦常年亩产五百斤
[渔家傲]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渔家傲]行游
亦作“ 行游 ”。出行;出游。《战国策·韩策二》:“ 严仲子 辟人,因为 聂政 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僕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僕则行游四方,效古人之求友。” * 《和 * 同志初游庐山》诗:“行游险处防盲目,嚮导堪称指路碑。”
见“ 行游 ”。
[渔家傲]堂帘
(1).堂廉。借指朝廷。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自厂卫司机务,而告訐之风炽;自詔狱及士绅,而堂帘之等夷。” 清 李渔 《蜃中楼·抗婚》:“须知天上堂帘近,不比人间控诉难。”参见“ 堂廉 ”。
(2).厅堂所挂之帘。
[渔家傲]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渔家傲]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渔家傲]喧阗
亦作“ 喧填 ”。亦作“ 喧嗔 ”。喧哗,热闹。 唐 杜甫 《盐井》诗:“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苏轼 《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闐,相将扣水求 屈原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即今清明时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游人如蚁。”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一本作“ 喧嗔 ”。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 李大钊 《上海的童工问题》:“有些小孩子,在喧阗的机器声中,被放在摇篮中,或睡或醒。”
喧哗拥挤。 唐 陆乔 引 沉青箱 《过台城感旧》诗:“繁华今寂寞,朝市昔諠闐。”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凡新婚者,却扇之夕,亲朋杂沓,呼笑諠闐,谓之闹房。”
[渔家傲]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渔家傲]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渔家傲]引动
引起;触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一来要奉承 胡生 欢喜,二来要引动 门氏 情性。”《红楼梦》第六八回:“彼时 大观园 里的十停人已有九停人知道了。今忽见 凤姐 带了进来,引动众人来看问。” 毛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这些集会里,有农会的地方普遍地举行了政治宣传,引动了整个农村。”参见“ 引起 ”。
[渔家傲]南窗
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晋 陶潜 《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南朝 梁 何逊 《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妇人悼亡诗》:“风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际独沾膺。”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
宋代,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