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 之十】作者:朱彝尊 朝代:清代
[鸳鸯湖棹歌-之十]鸳鸯湖棹歌 之十原文
樯燕樯乌绕楫师,树头树底挽船丝。
村边处处围桑叶,水上家家养鸭儿。
[鸳鸯湖棹歌-之十]诗词问答
问:鸳鸯湖棹歌 之十的作者是谁?答:朱彝尊
问:鸳鸯湖棹歌 之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鸳鸯湖棹歌 之十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之十]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十 书法图
鸳鸯湖棹歌 之十书法作品
[鸳鸯湖棹歌-之十]参考注释
[鸳鸯湖棹歌-之十]樯乌
桅杆上的乌形风向仪。也用以比喻飘忽不定的生活。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宋 张先 《御街行·送蜀客》词:“纷纷归骑亭皋晚,风顺檣乌转。” 宋 苏轼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生涯到处似檣乌,科第无心摘頷鬚。”
[鸳鸯湖棹歌-之十]楫师
亦作“檝师”。船工。 晋 左思 《吴都赋》:“篙工楫师,选自 闽 禺 。”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放溜下 松滋 ,登舟命檝师。”
[鸳鸯湖棹歌-之十]树头
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树头。” 宋 杨万里 《病中感秋》诗:“病中一别祇三秋,况见西风在树头。”
[鸳鸯湖棹歌-之十]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鸳鸯湖棹歌-之十]桑叶
桑树的叶子。蚕的饲料。中医亦以入药。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寒雁嗈嗈渡 辽水 ,桑叶纷纷落 蓟门 。” 宋 范成大 《初夏》诗之一:“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飞来。” 元 杨果 《村居》诗之二:“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桑》:“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鸳鸯湖棹歌-之十]上家
(1).豪门。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李丰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
(2).打牌、掷色子、行酒令时称坐在本人左边的人为上家。《红楼梦》第六三回:“恰好 黛玉 是上家, 宝玉 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 茅盾 《锻炼》六:“方脸细眼睛的中年妇人连声催促着,上家那一位也随声附和。这两家的面前,筹码都堆得很多。”
[鸳鸯湖棹歌-之十]家养
家里饲养的(家禽或牲畜)
[鸳鸯湖棹歌-之十]鸭儿
(1).小鸭。 唐 皇甫松 《采莲子》词:“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2).詈词。犹言乌龟王八。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浙 人以鸭儿为大讳。北人但知鸭羹虽甚热亦无气。后至南方,乃知鸭若只一雄,则虽合而无卵,须二三始有子。其以为讳者,盖为是耳,不在于无气也。”
[鸳鸯湖棹歌-之十]诗文赏析
注:《乐府·阿子歌》注:嘉兴人养鸭儿作此歌。
朱彝尊,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