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作者:曹组 朝代:宋代
[点绛唇]点绛唇原文
疏柳残蝉,助人离思斜阳外。
淡烟疏霭。
节物随时改。
水已无情,风更无情。
兰舟解。
水流风快。
回首人何在。
[点绛唇]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答:曹组
问:点绛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点绛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组的名句有哪些?答:曹组
[点绛唇]曹组点绛唇 书法图
点绛唇书法作品
[点绛唇]参考注释
[点绛唇]残蝉
秋天的蝉。 唐 司空图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诗:“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唐 郑谷 《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 宋 陆游 《秋怀》诗:“病树有凋叶,残蝉无壮声。”
[点绛唇]离思
离别后的思绪。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 荆 江 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明 李氏 《江楼留别》诗:“西风 扬子江 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梁启超 《奉怀南海先生星加坡兼敦请东渡》诗:“近闻作计又图南,渺渺离思孰可堪。”
[点绛唇]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点绛唇]淡烟
轻烟。 宋 柳永 《轮台子》词:“悤悤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宋 陆游 《题绣川驿》诗:“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点绛唇]节物
(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点绛唇]随时
(1) 不论何时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他
(2) 指顺应时势
随时以行
[点绛唇]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点绛唇]兰舟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点绛唇]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点绛唇]风快
(1).风吹得畅快。 宋 柳永 《夏云峰》词:“ 楚 臺风快, 湘 簟冷,永日披襟。” 宋 周邦彦 《芳草渡·别恨》词:“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
(2).犹飞快。 艾芜 《纺车复活的时候》:“捏着车轮中间的扶手,轻轻一摇,便风快地转动。”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她们风快上了山,到树底下,胸脯都一起一伏地喘着气。”
(3).十分锋利。 * 《故乡的战斗》:“大家早就把枪擦得干干净净,把马刀磨得风快。”
[点绛唇]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点绛唇]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宋代,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