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梦上人归京】作者:贯休 朝代:唐代
[送梦上人归京]送梦上人归京原文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
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恐圭峰难入手。
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
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
[送梦上人归京]诗词问答
问:送梦上人归京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送梦上人归京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梦上人归京是什么体裁?答:杂言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
[送梦上人归京]贯休送梦上人归京 书法图
送梦上人归京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28-20
[送梦上人归京]参考注释
[送梦上人归京]伊余
自指,我。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 五代 贯休 《古离别》诗:“只恐 长江 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送梦上人归京]龙钟
(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李端《赠薛戴》
老态龙钟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
[送梦上人归京]海涯
海边。 宋 苏轼 《寄高令》诗:“田园知有儿孙委,蚤晚扁舟到海涯。”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王天碧》:“丰年有象皆侯德,《五袴》歌謡徧海涯。” 许地山 《海角底孤星》:“金星从东边底海涯升起来。”
[送梦上人归京]千山万水
(1) 无数的山和河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唐· 宋之问诗
(2) 路途遥远险阻
她强煞究竟是个女孩儿,千山万水,单人独骑,…——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送梦上人归京]自怡
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送梦上人归京]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送梦上人归京]执行
(1) 贯彻施行;实际履行
执行命令
(2) 承办;经办
执行案典
(3) 坚守节操
黎庄夫人,执行不衰。—— 汉· 刘向《列女传》
[送梦上人归京]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送梦上人归京]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送梦上人归京]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送梦上人归京]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送梦上人归京]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送梦上人归京]若如
(1).若干。《晋书·礼志下》:“夫妇所生若如人,姑姊妹则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如人。”
(2).如;像。 金 王若虚 《孟子辩惑》:“若如 朱氏 之言,自非 尧 舜 ,举皆徒劳而无益,谁復可进哉?”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嗨!好豁达波开至尊,这一遍不若如 文王 ,自临临 渭 滨。”
[送梦上人归京]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送梦上人归京]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送梦上人归京]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送梦上人归京]金吹
指秋风。 唐 乔知之 《从军行》:“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 唐 于邵 《送王少府序》:“凉风已半,金吹淅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下》:“又 桃源夫人 题《中秋月》云:‘金吹扫天幕,无云方莹然。’”
[送梦上人归京]荆门
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
[送梦上人归京]黄落
(1).谓草木枯萎凋零。《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鴈南归。”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2).指枯草落叶。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海无隐飈,山有黄落。”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林飞黄落,山积白雪。” 宋 戴复古 《山中即目》诗之一:“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送梦上人归京]前程
(1) 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2) 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3) 特指婚姻
(4) 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送梦上人归京]胜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来赴会。”
[送梦上人归京]未可
不可
[送梦上人归京]入手
(1) 着手;开始做
西洋画家自描写实物入手。——蔡元培《图画》
解决问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
(2) 到手
声名入手
[送梦上人归京]掌记
(1).掌管记载。《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2). 唐 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诗:“怜君才与 阮 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唐 贾岛 《送张校书季霞》诗:“掌记试校书,未称高词华。”
(3). 唐 代官名。宫官的属官。《新唐书·百官志二》:“﹝宫官﹞掌记二人,正八品。”
(4).备忘的记事纸片;用于随手记录的本子。 宋 周必大 《益公题跋·御笔掌记跋》:“﹝上﹞每临朝以方寸纸作掌记,微偃两旁而中摺之,寘在御手。若内殿则留香案上。”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十:“ 吕申公 晦叔 当国时,尝籍人才已用、未用姓名、事件、当行、已行条目,谓之掌记。”
(5).抄写戏曲脚本的手册。亦借指传奇。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五出:“[生唱]你把这时行的传奇,[旦]看掌记。[生连唱]你从头与我再温习。”《剪灯新话·联芳楼记》:“ 吴下 人多知之,或传之为掌记云。”
[送梦上人归京]拾遗
(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2)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拾遗补阙
[送梦上人归京]雁行
(1) 飞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
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送梦上人归京]雍穆
(1).和睦;融洽。 汉 扬雄 《羽猎赋》:“乃祇庄雍穆之徒,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三国志·魏志·陈矫传》:“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 陈元方 兄弟。”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盛世看泰寧,圣治復雍穆。”
(2).庄重貌。 茅盾 《新疆风土杂忆》:“载歌载舞,歌为维语,音调颇柔美……舞容亦婉约而雍穆。”
[送梦上人归京]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送梦上人归京]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送梦上人归京]朝饥
亦作“ 朝饥 ”。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诗·周南·汝坟》“惄如调飢” 汉 郑玄 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飢之思食。”飢, 马瑞辰 通释:“《韩诗》及《説文》 二徐 本作‘饥’。”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擥以遗朝飢。”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飢。”
见“ 朝飢 ”。
唐代,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