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原文
清跸来游日未中,言旋恰喜半帆风。
名山最是三春好,别馆由来一水通。
大略何妨观了了,馀閒未免趁匆匆。
开窗上下天光接,兴与烟波杳莫穷。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诗词问答
问: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参考注释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清跸
(1).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 李善 注引《汉仪注》:“皇帝輦动,出则传蹕,止人清道。”《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用,清蹕而临太学。”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二:“扇掩红鸞金殿悄,一声清蹕捲珠帘。”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清蹕传虚谷,灵旗隐洞房。”
(2).借指帝王的车辇。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大名 河朔 之咽喉,或蹔驻清蹕,扬天威以壮军声。”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游日
闲游的日子。《管子·法法》:“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尹知章 注:“无閒游之日。”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言旋
回还。言,语首助词。《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邦族。” 南朝 宋 范泰 《为宋公祭嵩山文》:“逝将言旋,自 雍 徂 洛 。”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歌鐘告闋,羽籥言旋。”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帆风
疾风,暴风。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三春
(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李白 《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壶 《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 《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暮春。 唐 岑参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诗:“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诗:“三春红药熏衣上,两度槐黄落砚前。”
(3).三个春天,即三年。 晋 陆机 《答贾谧》诗:“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诗:“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原注:“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别馆
(1) 帝王在京城主要宫殿以外的备巡幸用的宫室;离宫别馆
(2) 别墅
(3) 招待宾客的住所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大略
远大的谋略
雄才大略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了了
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画了了。——明· 魏学洢《核舟记》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天光
(1) 日光;天空的光辉
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外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儿女英雄传》
水色天光
(2) 白昼
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与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玉泉回棹仍至万寿山]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