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挽彭甫佥宪先生】_朱浙 | 明代

【挽彭甫佥宪先生】作者:朱浙 朝代:明代

[挽彭甫佥宪先生]挽彭甫佥宪先生原文

襟抱冰壶彻底清,门墙曾一拜先生。

十年梦寐空萍梗,万里归来失典刑。

出处高风关世教,乾坤公是有乡评。

平生述作羞谀墓,独爱斯言不愧情。

[挽彭甫佥宪先生]诗词问答

问:挽彭甫佥宪先生的作者是谁?答:朱浙
问:挽彭甫佥宪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挽彭甫佥宪先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朱浙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浙

[挽彭甫佥宪先生]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挽彭甫佥宪先生]参考注释

[挽彭甫佥宪先生]襟抱

胸怀;抱负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杜甫《奉持严大夫》

[挽彭甫佥宪先生]冰壶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挽彭甫佥宪先生]彻底

(1) 通透到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说话前彻底打量过她

彻底打扫了一遍

(2) 形容水清见底

清澄彻底的江水

[挽彭甫佥宪先生]门墙

指老师之门

望孔子之门墙。——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挽彭甫佥宪先生]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挽彭甫佥宪先生]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挽彭甫佥宪先生]梦寐

睡梦;梦中

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三国演义》

[挽彭甫佥宪先生]萍梗

比喻行踪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

[挽彭甫佥宪先生]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挽彭甫佥宪先生]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挽彭甫佥宪先生]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挽彭甫佥宪先生]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挽彭甫佥宪先生]世教

指当世的正统思想、正统礼教。《汉书·叙传上》:“既繫挛於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眩曜?”世教,指 周公 孔子 之道。大道,指 老 庄 之道。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每非 汤 武 而薄 周 孔 ,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且神仙、方技、秘怪之事,书传所记,从古有之。然诡诞不经,无补世教。”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天下事贵自然,不贵造作,人之情行其易,不行其难。惟裹足则反是,并无益於民生,实有关於世教。”

[挽彭甫佥宪先生]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挽彭甫佥宪先生]乡评

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世说新语·言语》“ 王武子 孙子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乡人 王济 ,豪俊公子,为本州大中正,访问 宏 为乡里品状, 济 曰:‘此人非乡评所能名。吾自状之曰:天才英特,亮拔不羣。’” 宋 陆游 《答廖主簿发解启》:“伏惟某官文高艺圃,行著乡评。” 清 阎尔梅 《村居杂咏》:“美人愁国色,君子慎乡评。”

[挽彭甫佥宪先生]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挽彭甫佥宪先生]述作

(1).《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著作。《后汉书·班彪传》:“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书>序》:“读者知其网罗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

(2).指著作,作品。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章炳麟 《秦献记》:“秘书私篋,无所不烧;文学述作,无所不禁。”

[挽彭甫佥宪先生]谀墓

唐 李商隐 《刘叉》:“后以争语不能下诸公,因持 愈 ( 韩愈) 金数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与 刘君 为寿。’” 韩愈 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辞。后谓为人作墓志而称誉不实为“諛墓”。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三:“朝来又絶倒,諛墓得霜竹。”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孙文正取四城》:“以为諛墓之文,例多溢美。” 朱东润 《论传记文学》:“是不是可以把 唐 宋 八家的神道碑、墓志铭、行状这一类的文字作为我们的范本呢?当然不可以,因为这些作品,大半是为了谀墓而作。”

[挽彭甫佥宪先生]愧情

羞惭的心情。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不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

  • 【登镇海楼二首(陈大巡重逢)·其一】_王渐逵 | 明代
  • 【登镇海楼二首(陈大巡重逢)·其一】_王渐逵 | 明代 >> 【登镇海楼二首(陈大巡重逢)·其一】_王渐逵 | 明代...

  •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_吴希贤 | 明代
  •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_吴希贤 | 明代 >>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_吴希贤 | 明代...

  • 【西岩杂咏·其十二·悠然亭】_佘翔 | 明代
  • 【西岩杂咏·其十二·悠然亭】_佘翔 | 明代 >> 【西岩杂咏·其十二·悠然亭】_佘翔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