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原文
锤峰正挂玉轮盈,合灿烟花惬远情。
卉服毳裳朝丽正,逖疏曶爽耀光明。
从来不识灯王法,幻里疑游迦布城。
岁岁山庄行盛典,心殷保泰益屏营。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诗词问答
问: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一
2. 时九月望日夕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参考注释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玉轮
月的别名。 唐 元稹 《月三十韵》:“絳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 宋 卢炳 《水龙吟·赓韵中秋》词:“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清 金农 《中秋夜玩月感作》诗:“世上浮飇与纤浪,不教阑入玉轮中。”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烟花
(1) 即烟火(也叫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恋烟花,堕你进取之志。——《元曲选》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远情
犹深情。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二:“星回夜未艾,洞房凝远情。”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郁达夫 《游莫干山口占》:“坐卧幽篁里,恬然动远情。”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卉服
(1).用絺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孔 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 孔颖达 疏:“舍人曰:‘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汉书·地理志上》:“岛夷卉服。” 颜师古 注:“卉服,絺葛之属。” 唐 吴筠 《高士咏·孙公和》:“ 孙登 好淳古,卉服从穴居。” 明 宋濂 《白牛生传》:“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
(2).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岛居之人。《魏书·匈奴等传序》:“辫髮之渠,非逃则附;卉服之长,琛賮继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林舍人使琉球诗》:“ 徐福 当年採药餘,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闍问,欲求 嬴秦 未火书。”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丽正
(1).附着于正道。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梁书·元帝纪》:“丽正居贞,大横固祉。”
(2).绚丽雅正。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大抵清新丽正的词多出自民间。”
(3).见“ 丽正脩书院 ”。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王法
(1) 古时指国家的法律、法令
犯了王法
(2) 泛指行为准则
王法必本于农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盛典
大规模的、隆重的仪式
开国盛典
[万树园赐布鲁特人观灯火]屏营
作谦词用于信札中,意为惶恐
屏营顿首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