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则通次来韵】作者:沈光文 朝代:明代
[答曾则通次来韵]答曾则通次来韵原文
海天滞迹久,世受国恩同。
事业饥寒后,身名忍辱中。
困当坚骨力,閒足老英雄。
握手相怜处,何须怨谷风。
[答曾则通次来韵]诗词问答
问:答曾则通次来韵的作者是谁?答:沈光文
问:答曾则通次来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答曾则通次来韵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
[答曾则通次来韵]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2. 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答曾则通次来韵]参考注释
[答曾则通次来韵]国恩
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后汉书·来历传》:“ 耿宝 託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姦臣。” 晋 李密 《陈情事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旧唐书·李德裕传》:“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答曾则通次来韵]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答曾则通次来韵]饥寒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答曾则通次来韵]身名
(1).身体和名誉。《列子·说符》:“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坟土未乾,而身名并灭。”
(2).声誉;名望。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身名竟谁辩,图史终磨灭。”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身名便慵墯,日高犹睡緑窗中。”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智识也长了,见闻也广了,学问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的进步了。”
[答曾则通次来韵]骨力
(1)
(2) 雄健的书法的笔力
对联上的几个字写得很有骨力
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 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晋书·王献之传》
(3) 力气
大无骨力,角翼不颈,则以大而服小。——汉· 王充《论衡·物势》
(4) 〈方〉∶硬挺;结实
这把伞真骨力
这老头儿八十了,身子骨(gǔ)还挺骨力
[答曾则通次来韵]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曾则通次来韵]手相
手的形状及手上的纹理,迷信的人根据它来推测祸福
看手相
[答曾则通次来韵]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答曾则通次来韵]谷风
(1).东风。《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 汉 焦赣 《易林·坤之乾》:“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
(2).山谷中的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 清 严允肇 《穆陵关》诗:“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
(3).《诗》篇名。(1)《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清 钱谦益 《外制七·妻郑氏赠安人》:“不徒息《谷风》之刺,庶几歌《伐木》之诗。”(2)《小雅·谷风序》:“《谷风》,刺 幽王 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唐 孟浩然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诗:“无使《谷风》誚,须令友道存。”
谷风,东风。《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汉书·王莽传下》:“其夕穀风迅疾,从东北来。” 颜师古 注:“穀风,即谷风。”
明代,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