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作者:欧阳詹 朝代:唐代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原文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
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
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
清铎中天籁,哀鸣下界秋。
境闲知道胜,心远见名浮。
岂念乘肥马,方应驾大牛。
自怜蓬逐吹,不得与良游。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诗词问答
问:《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的作者是谁?答:欧阳詹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欧阳詹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詹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书法图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49-45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参考注释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城楼
建筑在城门上供远望用的楼
晚间小东门自不戒慎,引着火药,延烧城外桥边一带,城楼不能见保。——《广东军务记》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九霄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处。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诗:“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唐 黄滔 《敷水庐校书》诗:“九霄无詔下,何事近清尘?”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栈路
栈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淳化五年》:“初,朝廷深以栈路为忧,正等力战破贼,自是阁道无壅,王师得以长驱而入。”参见“ 栈道 ”。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八到
八方所到之地,即四方和四隅。 唐 欧阳詹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诗:“九霄迴栈路,八到视 并州 。”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并州
古州名。相传 禹 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 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 、 大同 一带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北曰 并州 ,其山镇曰 恒山 。”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圣猷
皇帝的谋略。《晋书·庾冰传》:“上不能光赞圣猷,下不能缉熙政道。” 唐 钱起 《禁闱翫雪寄薛左丞》诗:“为报诗人道,丰年颂圣猷。”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指分
(1).指点安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紥成火囤落了他们圈套,这人家不经折的,只依我指分,方免祸患。”
(2). 清 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清铎
谓清脆的铃铎声。建塔常四角悬铎,风吹发出清响,故称。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千层塔高耸侵云,半空中时闻清鐸。”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下界
(1) 下方的界限
(2) 人间;对天上而言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心远
(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 * 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乘肥
见“ 乘肥衣轻 ”。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良游
亦作“ 良游 ”。1.犹畅游。 汉 刘桢 《黎阳山赋》:“良游未厌,白日潜暉。”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宋 朱熹 《次秀野韵》之二:“卧看晓色忻初霽,起约良游醉好春。”
(2).指欢畅的游人。 唐 王维 《韦侍郎山居》诗:“良游盛簪紱,继跡多 夔 龙 。”
(3).驯良的鸟媒。《文选·潘岳<射雉赋>》:“良游呃喔,引之规里。” 徐爰 注:“良游,媒也。言媒呃喔其声,诱引令入可射之规内也。”
见“ 良游 ”。
唐代,欧阳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