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原文
庭前两古柏,凌霄灿其英。
问此谁荣枯,雪霜见其情。
荣枯何足计,有酒还自倾。
熟寐暂展转,觉来一蝉鸣。
归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诗词问答
问:《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 书法图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书法作品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参考注释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凌霄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浩气凌霄
(2) 凌霄花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荣枯
(1).草木茂盛与枯萎。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 唐 温庭筠 《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緑阴寂寞 汉 陵秋。”
(2).喻人世的盛衰、穷达。《后汉书·冯异传》:“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 唐 钱起 《初至京口示诸弟》诗:“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廖仲恺 《如此江山·题白云远眺图》词:“苍茫眼底,有多少荣枯,沧桑人事?”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熟寐
熟睡。《列子·周穆王》:“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 唐 柳宗元 《读书》诗:“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明 马愈 《马氏日抄·虾蟆》:“ 湑 熟寐,梦十三人乞命。”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归休
(1).回家休息。《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归休置驛,独守家声。” 清 黄景仁 《颍州西湖》诗:“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
(2).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唐 李德裕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宋 杨万里 《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 刘 家好弟兄。”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宋代,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