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衡父满翁】作者:王令 朝代:宋代
[寄衡父满翁]寄衡父满翁原文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
自知孤敌难为胜,欲竖长幡一面降。
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灩缸。
[寄衡父满翁]诗词问答
问:寄衡父满翁的作者是谁?答:王令
问:寄衡父满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令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令
[寄衡父满翁]参考注释
[寄衡父满翁]不许
(1)
不允许,不让
不许说慌
(2)
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寄衡父满翁]社坛
古代祭祀土神之坛。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郑道人》:“﹝ 鄱阳 有 郑道人 ,﹞不肯入道堂,日行丐於市,夜则出宿於城北县社坛内,距郭门七里,四无人居。”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释社》:“俗之敝士通文曰词坛,曰吟坛,亦社坛也。”
[寄衡父满翁]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寄衡父满翁]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寄衡父满翁]难为
(1) 使人为难
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
(2) 施加压力
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
(3) 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
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寄衡父满翁]一面
(1) 物体的一个表面
(2) 方面
(3)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他一面跑,一面喊
[寄衡父满翁]伏弩
(1).埋伏弓箭手。《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大怒,伏弩射中 汉王 。”《后汉书·袁绍传》:“ 操 出行围, 配 伏弩射之,几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孟良 ﹞由 大猛养 进 猛遮 ,土弁 刀召鈐 伏弩截杀。”
(2).隐蔽着的用机械发射的弓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尸穸》:“按《汉旧仪》,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製有其机也。”
(3).泛指暗箭。《明史·叶旺传》:“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
[寄衡父满翁]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寄衡父满翁]玉手
(1).洁白如玉的手。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 茅盾 《新疆风土杂记》诗:“昨夜挂枝劳玉手, 藐姑仙子 下 天山 。”
(2).为对友人之手的敬称。 宋 王安石 《得子固书因寄》诗:“驪驹日就道,玉手行可执。”
[寄衡父满翁]归重
(1).犹推重。 宋 叶适 《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始公以盛名,天下归重。”
(2).犹借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科道争为主考》:“倘有姦獘,谁为纠察?即京差不便,总必归重内帘,当使甲科就教者,復以行取,以备主考。”
[寄衡父满翁]秋醪
秋日酿成的酒。 唐 杜牧 《醉眠》诗:“秋醪雨中熟,寒斋落叶中。”
宋代,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