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舟亭】作者:潘玙 朝代:宋代
[横舟亭]横舟亭原文
与世浮沉者,中流几失维。
此舟聊寓意,之子免乘危。
夜雨蓬为屋,秋风钧不丝。
莫嫌长舣岸,终有济川时。
[横舟亭]诗词问答
问:横舟亭的作者是谁?答:潘玙
问:横舟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潘玙的名句有哪些?答:潘玙
[横舟亭]参考注释
[横舟亭]与世浮沉
见“ 与世沉浮 ”。
[横舟亭]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横舟亭]寓意
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
寓意深远
[横舟亭]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横舟亭]乘危
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汉 陆贾 《新语·辅政》:“是以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圣贤为杖。”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畋猎》:“圣主不乘危,不徼幸。” 金 元好问 《赞皇郡太君墓铭》:“夫人戒之曰:‘从仕之暇,宜读书养性,鞍马间乘危蹈险,非书生之事。’”
[横舟亭]雨蓬
见“ 雨篷 ”。
[横舟亭]秋风
秋天的风
[横舟亭]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宋代,潘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