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颖叔寄佛印·其一】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原文
有客寄诗南雍州,清新全占岘山秋。
官名便据非常宠,文学元居第一流。
云近蛟龙朝丈室,夜寒星月宿重楼。
知公有勇断鳌足,到彼不须骑虎头。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诗词问答
问:和颖叔寄佛印·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和颖叔寄佛印·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参考注释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客寄
(1).寄居异乡。《易·旅》“旅,小亨,旅贞吉” 唐 孔颖达 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 元 李寿卿 《伍员 * 》第三折:“何日西归,困天涯一身客寄,恨无端岁月如驰。” 明 崔时佩 李日华 《西厢记·回音喜慰》:“飘零四海愧无居,一生客寄,半生将至。”
(2).指在外寄宿。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昼则奔走在道,夜则无所客寄焉。”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雍州
古九州之一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 雍州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清新
(1) 清爽新鲜
一股清新的空气
(2) 清美新颖
气调清新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岘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 。东临 汉水 ,为 襄阳 南面要塞。 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 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 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羊叔子 镇 襄阳 ,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 峴山 因是以传。”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 ,后避 唐中宗 ( 李显 )讳,改名 岘山 。 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 吴兴 胜 襄阳 ,万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东阳县 南。原名 三丘山 。 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 ,常登此山。后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岘山 。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官名
旧时指人的正式名字;大名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非常
(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文学
(1) 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第一流
(1) 地位,重要性或价值最高
当今第一流的美国演员
(2) 极好的
(3) 列为最好的、头等的或最合格的
要是一个叫牌人是第一流的老手该多好
(4) 最卓越的
(5) 技术领先的
钟是现代技术中第一流的机械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丈室
(1).佛教语。相传 毗耶离 (在 中印度 ) 维摩诘 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 文殊 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 唐 显庆 年间, 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 ,过 维摩诘 故宅,乃以手板纵横量之,仅得十笏,因号方丈、丈室。见《维摩诘经》、《释氏要览·住处·方丈》。 清 唐孙华 《次韵黄忍庵病中杂咏》之三:“归田 元亮 贫仍乐,丈室 维摩 病不妨。”
(2).以“丈室”称寺主的房间。 唐 惠能 《坛经·机缘品》:“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周朴》:“ 朴 , 唐 末诗人。寓於 闽 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饮酒茹荤,块然独处。” 清 吴伟业 《题心函上人方庵》诗:“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
(3).犹斗室。言房间狭小。 唐 白居易 《秋居书怀》诗:“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寒星
寒夜的星;寒光闪闪的星。 唐 孟郊 《石淙》诗:“百尺明镜流,千曲寒星飞。”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老残游记》第二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连那几朵野花哟,都似寒星一般地抖。”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重楼
(1).层楼。《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 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2).道教语。喉咙的别名。《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参见“ 重环 ”。
(3).黄精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公有
属于两人以上所共有或公家所有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勇断
勇敢果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非有勇断,孰能行之。”《旧五代史·汉书·刘铢传》:“ 銖 性惨毒好杀, 高祖 以为勇断类己,深委遇之。” 宋 欧阳修 《读书》诗:“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断。”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鳌足
(1).传说中 女娲 用作天柱的大龟四足。《淮南子·览冥训》:“於是 女媧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 高诱 注:“鼇,大龟。天废顿以鼇足柱之。”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断鼇足而续毁,鍊玉石而补缺。”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岂非断乎鼇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流而洋溢。”
(2).器物上做成龟足形状的底脚。《新唐书·天文志一》:“﹝浑仪﹞表里三重,下据準基,状如十字,末树鼇足,以张四表。”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和颖叔寄佛印·其一]骑虎
犹言骑虎难下。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俺 吕布 兄弟打了 董卓 一拳,已做骑虎之势不两立了。” 清 严长明 《至回心石舍晚迟媪神洞》诗:“欲退谅不能,竟进无乃鲁。怀疑方据狐,厥势已骑虎。” 沙汀 《淘金记》十一:“他现在成了骑虎之势,想下台都下不了啊。”
和颖叔寄佛印,宋代,彭汝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