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幽居庵】_乾隆 | 清代

【幽居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幽居庵]幽居庵原文

绿云深夐处,结屋号幽居。

不辨明张昔,真堪师友予。

群峰围峭茜,丛桂映扶疏。

想见伊人致,徜徉赋遂初。

[幽居庵]诗词问答

问:幽居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幽居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幽居庵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幽居庵]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一

2. 僧绍

[幽居庵]参考注释

[幽居庵]绿云

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借指年轻女子:雪鬓苍苍配绿云。

[幽居庵]结屋

构筑屋舍。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师乃与弟子数十人南适 荆州 ,居 上明寺 ,念旧与同门 慧永 约,结屋於 罗浮 。” 宋 王安石 《结屋山涧曲》诗:“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诗:“读书 金华郡 ,结屋 齐山村 。”

[幽居庵]幽居

(1) 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宁静的住所

[幽居庵]辨明

辨别判明

辨明敌友

辨明正误

[幽居庵]师友

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幽居庵]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幽居庵]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幽居庵]伊人

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

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画图缘》

秋水伊人

[幽居庵]徜徉

(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

(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闲行无物役,洄沿自徜徉。”

[幽居庵]赋遂初

晋 代 孙绰 作《遂初赋》,反映作者乐于隐居生活,后因以“赋《遂初》”借指辞官隐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説:‘宦海风波,实难久恋。’……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而今却可赋《遂初》了。”

,

  • 【题方琮山水图二首·其二·枫林秋意】_乾隆 | 清代
  • 【题方琮山水图二首·其二·枫林秋意】_乾隆 | 清代 >> 【题方琮山水图二首·其二·枫林秋意】_乾隆 | 清代...

  • 【御园暮春即事·其六】_乾隆 | 清代
  • 【御园暮春即事·其六】_乾隆 | 清代 >> 【御园暮春即事·其六】_乾隆 | 清代...

  • 【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四·江村晚照】_乾隆 | 清代
  • 【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四·江村晚照】_乾隆 | 清代 >> 【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四·江村晚照】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