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缘识]缘识原文
谁人信我说,我说亦非常。
苦行分明乐,缘深解即忙。
乘持如似梦,慕道得清凉。
影响随声应,玄门可度量。
[缘识]诗词问答
问:缘识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缘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
[缘识]宋太宗缘识 书法图
缘识书法作品
[缘识]参考注释
[缘识]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缘识]非常
(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缘识]苦行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他的苦行已明显可见
[缘识]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缘识]深解
(1).深刻理解。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张裔蒋琬书》:“ 姜伯约 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2).精深的见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 马 郑 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缘识]即忙
急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女子会意,即忙当櫓,把船移在一个无人往来的所在。”《红楼梦》第一○五回:“正説着,听见里头乱嚷出来説:‘老太太不好了!’急的 贾政 即忙进去。”
[缘识]慕道
向往修道。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禪师讳 乘广 ,其生 容州 ,姓 张 氏。七岁尚儒,以俎豆为戏。十三慕道,遵怀削之仪。”《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这 卓员外 丧偶不娶,慕道修真。”
[缘识]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缘识]影响
(1)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声。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邮传,捷如影响
(3) 影子和声响。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西游记》
(4) 音信,消息
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轮廓
知些影响
(6) 根据
无影响
[缘识]玄门
(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以“玄门”指道教。《魏书·礼志一》:“ 世宗 优游在上,致意玄门,儒业文风,顾有未洽。”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躭释道》:“ 李德裕 相公性好玄门,往往冠褐,修 彭祖 房中之术,求 茅君 点化之功。”
(2).指佛教。 晋 慧远 《三报论》:“推此以观,则知有方外之宾,服膺妙法,洗心玄门。” 唐 刘孝孙 《游灵山寺》诗:“永怀筌了义,寂念啟玄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脩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
(3).指高深的境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桓 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 刘 曰:‘此未关至极,自是 金华殿 之语。’”
(4).天门。《汉书·陈汤传》:“ 东莱郡 黑龙冬出,人以问 汤 。 汤 曰:‘是所谓玄门开,微行数出,出入不时,故龙以非时出也。’”
(5).墓门。 隋 《刘明暨妻梁氏墓志》:“玄门将掩,勒记於斯。”
[缘识]度量
(1) 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
他有容人的度量
(2) 有时也作[肚量]
(3) 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宋代,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