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_雍陶 | 唐代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作者:雍陶 朝代:唐代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原文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诗词问答

问: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的作者是谁?答:雍陶
问: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雍陶的名句有哪些?答:雍陶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雍陶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 书法图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_雍陶 | 唐代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18-99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参考注释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公主

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

公叔为相,尚(娶)魏公主。——《史记·吴起列传》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和蕃

见“ 和番 ”。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手迹

亲手写的字、画的画

作者手迹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年侵

1.年纪渐老。 2.年底渐近。 3.年成荒歉。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纤指

亦作“纎指”。柔细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 唐 李白 《凤笙篇》:“欲叹离声发絳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明 王廷陈 《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顰。”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好待他举纎指,轻收慢曳,抽出我的情肠。”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苔痕

苔藓滋生之迹。 唐 刘禹锡 《陋室铭》:“苔痕上阶緑,草色入帘青。” 宋 张耒 《无题》诗之一:“出门蹄道苔痕满,隐几书尘鼠蹟多。”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劚苔痕辛苦。” 郁达夫 《偶过西台有感》诗:“偶向西臺臺畔过,苔痕犹似泪淋痕。”

,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_雍陶 | 唐代
  • 【十种缘父母恩重赞十三首·其八】_敦煌曲子 | 唐代
  • 【十种缘父母恩重赞十三首·其八】_敦煌曲子 | 唐代 >> 【十种缘父母恩重赞十三首·其八】_敦煌曲子 | 唐代...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_雍陶 | 唐代
  • 【柳枝辞十二首】_徐铉 | 唐代
  • 【柳枝辞十二首】_徐铉 | 唐代 >> 【柳枝辞十二首】_徐铉 | 唐代...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_雍陶 | 唐代
  • 【题汉祖庙】_罗颖 | 唐代
  • 【题汉祖庙】_罗颖 | 唐代 >> 【题汉祖庙】_罗颖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