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绝戏老友】作者:李新 朝代:宋代
[又三绝戏老友]又三绝戏老友原文
西风学得不风流,每怪衰逢末伏秋。
一陈清风吹醉帽,故教人见老人头。
[又三绝戏老友]诗词问答
问:又三绝戏老友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问:又三绝戏老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
[又三绝戏老友]李新又三绝戏老友 书法图
又三绝戏老友书法作品
[又三绝戏老友]参考注释
[又三绝戏老友]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又三绝戏老友]得不
能不;岂不。《史记·秦本纪》“伐 南山 大梓” 司马贞 索隐引《录异传》:“ 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志忠 晚乃谬计耳,其初立朝,得不为贤相乎?”《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 司马懿 所擒乎?”
[又三绝戏老友]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又三绝戏老友]末伏
(1) 夏天最热的时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
(2) 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又三绝戏老友]一陈
见“ 一阵 ”。
[又三绝戏老友]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又三绝戏老友]醉帽
醉汉的帽子。 宋 陆游 《梅花绝句》之十:“今年真负此花时,醉帽何曾插一枝。”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又三绝戏老友]见老
显得比过去老相
几年不见,他是见老了
[又三绝戏老友]人头
(1) 人员数量
人头税
(2) 指与人的关系
人头熟
(3) 〈方〉∶指人的品质
人头儿次
(4) 人们
人头还未走动
宋代,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