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作者:侯善渊 朝代:元代
[诉衷情]诉衷情原文
玉炉金鼎虎龙蟠。
红焰满周天。
温凉自然水火,昼夜转烹煎。
精郁郁,*绵绵。
养胎仙。
功成迁转,宝辇香车,捧上瑶天。
[诉衷情]诗词问答
问:诉衷情的作者是谁?答:侯善渊
问:诉衷情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诉衷情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侯善渊的名句有哪些?答:侯善渊
[诉衷情]参考注释
[诉衷情]玉炉
亦作“ 玉鑪 ”。 1.熏炉的美称。 唐 胡杲 《七老会》诗:“霜鬢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后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玉鑪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裊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鈿。”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2).道家炼丹炉。 唐 吕岩 《敲爻歌》:“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七:“摆撼乾坤金剑吼,烹煎日月玉炉红。”
[诉衷情]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诉衷情]龙蟠
龙蟠里,在现在南京市清凉山下
[诉衷情]周天
整个天地间;满天
周天寒彻
[诉衷情]温凉
(1).冷和暖。多指气候。 晋 陶潜 《闲情赋》:“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诗·郑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唐 孔颖达 疏:“仲春仲秋俱是昼夜等、温凉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便见他一双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滚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
(2).寒暖。借指生活情况。《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吕向 注:“叙别离之岁月。”《魏书·胡叟传》:“ 祖思 习常,待 叟 不足, 叟 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 什 遂前,入就牀坐。其女在户东立,与 什 叙温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兰》:“其友 张 姓者,闻而省之,相见,话温凉。”
[诉衷情]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诉衷情]水火
指大小便
[诉衷情]昼夜
(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诉衷情]烹煎
烧煮,烹饪。 宋 苏轼 《豆粥》诗:“又不见 金谷 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宋 李觏 《闵雨》诗:“ 咸池 煗水不敢沃, 阳侯 失色愁烹煎。”
[诉衷情]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诉衷情]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诉衷情]养胎
谓蕃育人民。《晋书·刑法志》:“刑法峻重,非 句践 养胎之义也。”参阅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诉衷情]迁转
(1).谓官员升级。 汉 王充 《论衡·初禀》:“仕者随秩迁转,迁转之人或至公卿。”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清 林则徐 《副将张保不宜驻守澎湖折》:“﹝ 张保 ﹞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届十年,而在营迁转之阶已躋二品,从来陞任之速未有过於此者。”
(2).指官员换防,调动任所。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加以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
(3).犹言迁流转移。 清 刘大櫆 《<张荔亭诗集>序》:“此盛则彼衰,彼兴则此覆,往往皆是,而造化之机缄,倐忽迁转,时共聚也,而贤智才能遂毕萃於一门之中。”
[诉衷情]宝辇
(1).帝王所乘的车。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清殿虔心随宝輦,广庭徐步引金轮。”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輦回天步。”
(2).高贵华丽的车子。 唐 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輦隘通衢。”
[诉衷情]香车
(1).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轝恒闐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黄取吾兵部》:“其妾甫及门,则 * 数辈竟拥香车入司马曲房。”《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坐的轿谓之‘香车’。”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破五》:“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车绣幰,塞巷填衢。”
(2).即阿香车。神话中的雷车。《太平御览》卷十三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义兴 人 周永和 出行,因日暮,路旁小屋中有女子留宿。一更后有唤:‘阿香!’女应诺。‘官唤汝推雷车。’女遂辞 周 云:‘有官事须去。’俄而大雷。”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香车声破江门晓,云端一泻天瓢,沛人间盆倾下洨,八荒洗尽燄敲。”
(3).指神仙乘的车。 唐 叶法善 《留诗》之一:“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
[诉衷情]瑶天
(1).对太空的美称。《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丹桂餘香,黄花正妍, 媧皇 鍊出瑶天。”《群音类选·八声甘州·寄情》:“凭栏久,看看月上瑶天外,好难存济,好难存济。”
(2).天上的仙境。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荡荡神威气象宽,亲传勅令下瑶天。” 明 郑真 《奉呈同知钱相公》诗:“散花仙侣下瑶天,华烛光开锦绣筵。”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縹緲,玉珮丁冬。”
侯善渊,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