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原文
烟波疑是又疑非,纵目春山立夕晖。
阴岭候寒披料峭,墓门树古辨依微。
梅如致恨开而落,鹤未忘情驻不飞。
偶尔閒吟怀逸士,忧劳人也促舆归。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诗词问答
问: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参考注释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纵目
极目远望,尽目力
纵目四望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山立
象高山一样屹立不动。《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毋讇,头颈必中,山立时行。” 孔颖达 疏:“山立者,若住立则嶷如山之固,不摇动也。”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乃誓我众,乃整我旅,神干山立,雄旗电举。”《新唐书·王雄诞传》:“ 雄诞 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毎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 元 袁桷 《元日朝回》诗:“千官山立归文石,六卫嵩呼彻禁门。”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夕晖
日暮前余辉映照;夕阳的光辉。 唐 韦应物 《送别河南李功曹》诗:“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暉。” 前蜀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诗:“故国饶芳草,他山掛夕暉。” 宋 秦观 《晚出左掖》诗:“金爵觚稜转夕暉,翩翩宫叶堕秋衣。” 陈毅 《淮河晚眺》诗:“柳岸沙明对夕暉,长天 淮 水鶩争飞。”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阴岭
背阳的山岭。 唐 祖咏 《终南望馀雪》诗:“ 终南 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 许浑 《对雪》诗:“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料峭
略带寒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定风波》
料峭微风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墓门
墓道之门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依微
(1).隐约,不清晰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建羽旌而逶迤,奏清管之依微。”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依微闻鷄犬,豁达值阡陌。”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透着些影依微何处灯……却原来是伴独坐皓月澄澄。”
(2).细微;轻微。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春雨依微春尚早, 长安 贵游爱芳草。” 宋 曾巩 《秋夜露坐偶作》诗:“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忘情
(1)
(2) 失神;无动于衷
不能忘情
(3) 不能节制感情
忘情地欢唱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偶尔
很少出现;远不是经常的
他总是出外勤,偶尔回趟总部也呆不了多久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吟怀
作诗的情怀。 唐 杜荀鹤 《近试投所知》诗:“白髮随梳落,吟怀説向谁?” 元 张养浩 《拟四季归田乐·春》诗:“天随野色遥,山与吟怀清。” 元 赵善庆 《忆王孙·寻梅》曲:“横斜数枝僧寺侧,动吟怀。” 清 华嵒 《辛酉题古木泉石图》诗:“诚可覊游目,况復达吟怀。”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逸士
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 宣侯 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唐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 商岭 老人自追逐, 蓬丘 逸士相逢迎。”《红楼梦》第二回:“若坐於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闻一多 《忆菊》诗:“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孤山后写望用林逋韵]劳人
(1).忧伤之人。《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马瑞辰 通释:“ 高诱 《淮南子》注:‘劳,忧也。’‘劳人’即忧人也。”
(2).劳苦之人。《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己亥,罢 洛阳 、 京兆 进苑囿瓜菓,悯劳人也。” 宋 梅尧臣 《秦始皇驰道》诗:“ 秦帝 观沧海,劳人何得脩。”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