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作者:林革 朝代:宋代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原文
十载扁舟,几来往、三吾溪上。
天宝事,一回看著,一回惆怅。
笔画模糊犹雅健,文章褒贬添悲壮。
枉教人、字字费沈吟,评轻重。
西北望,情无量。
东南气,真长王。
想忠臣应读,宋中兴颂。
主圣自然皆乐土,时平正合储良将。
笑此身、老大尚奔驰,知何用。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诗词问答
问:《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的作者是谁?答:林革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林革的名句有哪些?答:林革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参考注释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三吾
唐 元结 有 浯溪 、 吾亭 、 峿台 ,合称三吾。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三:“ 元次山 ( 元结 )结屋 浯溪 之上,有三吾焉。因水而吾之,则曰 浯溪 ;因屋而吾之,则曰 吾亭 ;因石而吾之,则曰 峿臺 ,盖取吾所独有之意。” 宋 杨万里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原注:“ 浯溪 、 吾亭 、 峿臺 , 永 人谓之三吾。”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5年)
开元天宝之际。—— 宋· 苏轼《教战守》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一回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戏,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只马蜂》:“她一回儿要到外边买些水果,一回儿想叫家里送点鸡汤。”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笔画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模糊
(1) 轮廓模糊不清
模糊人影
(2) 强调难以辨认
字迹已经模糊了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雅健
典雅刚健。 宋 欧阳修 《<释祕演诗集>序》:“ 曼卿 诗词清絶,尤称 秘演 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清 刘大櫆 《<倪司城诗集>序》:“虽其他稍涉平易者,而语必雅健,能不失诗人之意旨。” 闻一多 《红烛·黄鸟》:“这样便是他吐出的那阙雅健的音乐呀!”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褒贬
(1) 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 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三国演义》
褒贬是非
(2) 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
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悲壮
(1) 心绪哀伤,意气激昂
声节悲壮
(2) 悲哀而壮烈的
悲壮的追悼大会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枉教
敬辞。犹言屈尊赐教。 宋 王安石 《与李修撰书》:“乃烦枉教,慰感何可復言,尤喜动止多福。”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沈吟
亦作“沉吟”。1.深思。《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躑躅。” 宋 秦观 《满园花》词:“一向沉吟久,泪珠盈襟袖。” 杨朔 《海罗杉》:“这段史实, 邹文楷 老人家说得那么清晰,那么动心,听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2).谓深深的思念。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宋 姜夔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3).迟疑,犹豫。《后汉书·隗嚣传》:“ 邯 得书,沉吟十餘日,乃谢士众,归命 洛阳 。”《晋书·刘曜载记》:“ 準 自以杀 曜 母兄,沉吟未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李方哥 见 程朝奉 要收拾起银子,便呆着眼不开口,儘有些沉吟不舍之意。” 许杰 《改嫁》:“她父亲想到这一层,便有些沉吟起来了。”
(4).低声吟味;低声自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舖辞,莫先乎骨。” 唐 独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诗:“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復。”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晚梅发元帅席上》曲:“谁感慨 兰亭 故纸,自沉吟罗扇新词。”《再生缘》第二一回:“娘娘见説沉吟道,凉药调和或者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 姮娥 ﹞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微。”
(5).沉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今夕中秋佳节,风雨萧条,小姐病转沉吟,待我扶他消遣。”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轻重
(1) 重量的大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只箱子轻重不一样
(2) 情况严重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一把抓
(3) 恰当或合适的性质或状态;适当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4) 意义的大小
轻重固何如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无量
(1) 没有限制的;没有止境的
前途无量
(2) 难以计算,指数量极多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长王
十二支中“酉”的别称。《史记·天官书》:“作鄂岁:岁阴在酉,星居午。以八月与柳、七星、张晨出,曰长王。”《汉书·天文志》作“长壬”。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忠臣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中兴颂
(1).指 汉 刘苍 所作《光武受命中兴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 明帝 )以所作《光武本纪》示 苍 , 苍 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
(2).泛指为帝王歌功颂德的诗文。 唐 司空图 《漫题》诗:“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 莲峯 便作碑。”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乐土
安乐的地方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时平
时世承平。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謐时平,鵷鷺咸修其文德。”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康有为 《过昌平城》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良将
能征善战的将领。《孙子·火攻》:“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史记·李斯列传》:“离其君臣之计, 秦王 乃使其良将随其后。” 宋 秦观 《高无悔跋尾》:“议者皆以二 高 料敌有古良将之风,惜乎詔使之不能用也。”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老大
(1) 年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兄弟姊妹中的年长者
老大务农,老二当兵
(3) 〈方〉∶指木船的船主或船夫
(4) 很大,非常
老大不快
老大吃惊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奔驰
车马等快速地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茅盾《白杨礼赞》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宋代,林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