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读史】_乾隆 | 清代

【读史】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读史]读史原文

千秋纪载半真伪,尽信宁无义至精。

枚卜自缘君意定,区区何系杜鹃鸣。

[读史]诗词问答

问:读史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读史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读史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读史]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六

[读史]参考注释

[读史]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读史]纪载

即[记载]

或有纪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未有纪载。——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读史]真伪

真假。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公府不能昭察真伪。”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復可辨。”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四十:“鉴古定谁作,真伪不容諦。” 秦牧 《长街灯语·人和稗草的战争》:“有经验的老农,在稻苗和稗苗都很幼小的时候,就可以锐利地辨别良莠,认清真伪了。”

[读史]无义

(1).没有公理正道;不讲正义。《论语·阳货》:“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曹覊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史记·田单列传》:“ 王蠋 曰:‘忠臣不事二君……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刼之以兵为君将,是助 桀 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伐丧无义,叛盟无信。”

(2).没有情谊,不讲情谊。参见“ 无情无义 ”。

[读史]至精

(1).我国古代哲学家指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吕氏春秋·君守》:“天无形而万物以成,至精无象而万物以化。”《淮南子·主术训》:“至精之象,弗招而自来,弗麾而自往,窈窈冥冥,不知为之者谁,而功自成。”《文选·王褒<洞箫赋>》:“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 李善 注引《周易》:“精气为物。”

(2).指其他精妙绝伦的人或事物。《易·繫辞上》:“《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於此?”《汉书·律历志上》:“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溼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

[读史]枚卜

(1).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书·大禹谟》:“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孔 传:“枚谓歷卜之而从其吉。” 明 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明史·杨涟传》:“国家最重无如枚卜。 忠贤 一手握定……岂真欲门生宰相乎?” 清 钱谦益 《<内客小识>序》:“厥后规制小变,枚卜阁员,多用部衔推举。”

(2).泛指占卜吉凶。 隋炀帝 《遗陈尚书江总檄》:“守以时月,则鱼烂土崩;接以锋刃,则乌惊鹿走:理在必然,不假枚卜。” 唐 李邕 《郑州大云寺碑》:“ 大云寺 者, 郑国 慈缘 之所建也。观其肇允枚卜,爰适底居。”

(3).指不告所卜何事的泛卜。《左传·哀公十七年》:“王与 叶公 枚卜 子良 ,以为令尹。” 杜预 注:“枚卜,不斥言所卜以令龟。”

[读史]意定

猜定。《红楼梦》第十二回:“只见黑魆魆的来了一个人, 贾瑞 便意定是 凤姐 。”

[读史]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读史]杜鹃

(1) 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

  • 【汤泉行宫八咏·其四·玉兰】_乾隆 | 清代
  • 【汤泉行宫八咏·其四·玉兰】_乾隆 | 清代 >> 【汤泉行宫八咏·其四·玉兰】_乾隆 | 清代...

  •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七·寻诗径】_乾隆 | 清代
  •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七·寻诗径】_乾隆 | 清代 >>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七·寻诗径】_乾隆 | 清代...

  • 【南星雨发】_王士祯 | 清代
  • 【南星雨发】_王士祯 | 清代 >> 【南星雨发】_王士祯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