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作者:曾孝宽 朝代:宋代
[送程给事知越州]送程给事知越州原文
承明厌直怀乡日,适得当年严助州。
况是北归持节倦,喜闻东去典城优。
长江风月消残暑,故国莼鲈近早秋。
遥想下车民讼简,不妨乘兴剡溪游。
[送程给事知越州]诗词问答
问:送程给事知越州的作者是谁?答:曾孝宽
问:送程给事知越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送程给事知越州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曾孝宽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孝宽
[送程给事知越州]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2. 《续会稽掇英集》卷一
[送程给事知越州]参考注释
[送程给事知越州]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送程给事知越州]怀乡
思念故乡。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何其芳 《画梦录·岩》:“若说是怀乡倒未必,我的思想空灵得并不归落于实地。”
[送程给事知越州]得当
(1) 符合道德、 * 或社会的标准的
得当的措施
(2) 避免浪费或奢侈的;节约的
每一分税钱都必须使用得当
[送程给事知越州]持节
拿看旄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留 汉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送程给事知越州]典城
见“ 典成 ”。《后汉书·章帝纪》:“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后汉书·刘恺传》:“ 元初 中, 邓太后 詔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
[送程给事知越州]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送程给事知越州]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送程给事知越州]残暑
残馀的暑气。 唐 沉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 白居易 《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宋 陆游 《风雨》诗:“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亦指夏末时节。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送程给事知越州]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送程给事知越州]早秋
入秋不久;刚过立秋之时
[送程给事知越州]遥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送程给事知越州]下车
(1) 从车辆上下来
(2) 官吏到任
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送程给事知越州]民讼
民众的诉讼事宜。《周礼·秋官·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於朝,然后听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民讼边备,一切废弛。”
[送程给事知越州]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送程给事知越州]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送程给事知越州]剡溪
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县 南。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许时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兴到 剡溪 ,你似箇 远 老忘情过 虎谿 。”参阅《太平寰宇记》卷九六。
宋代,曾孝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