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作者:宋庠 朝代:宋代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原文
勤勤高意念林丘,新买溪园洛水头。
千载圣贤方契会,恐君难作赤松游。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诗词问答
问:《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庠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庠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参考注释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勤勤
(1) 恳切至诚
雅意勤勤
(2) 勤苦;努力不倦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高意
(1).高妙的意趣。 唐 孟郊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诗:“高意合天製,自然状无穷。”
(2).美好的意愿。《红楼梦》第七回:“立意出家,修修来世,也是他们的高意。”
(3).敬称他人心意。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所愿既伸,虽死不悔。请为僕隶,愿侍光容。又不知郎君高意如何?” 宋 严羽 《沧浪诗话》附《答吴景仙书》:“高意又使回护,毋直致褒贬。”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林丘
见“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 萨都剌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最喜园林动花竹,不妨城郭带林丘。”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杀气如烟蔽林坵,孤城半掩无人鬭。”
(2).指隐居的地方。 晋 谢安 《兰亭》诗:“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赋《留穷诗》,以述其志云:‘……穷自有离合,心何偏去留。踟蹰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水头
指水流的来势
水头很猛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契会
(1).约会;盟会。《南史·张兴世传》:“ 欣泰 与弟前 始安 内史 欣时 密谋结太子右率 胡松 ……直后 刘灵运 等,并同契会。”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遂使 盟津 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 羑里 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2).符合;相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勉》:“傍有胡雏,质貌肖逝者。 勉 即询访,果与逝者所叙契会。” 明 李东阳 《题姚少师所书刘太保诗》:“两翁虽遭际不同,跡颇相类。观 姚 书 刘 作,有契会之意焉。”
(3).谓关系融洽。 明 陆深 《谿山馀话》:“祖宗时君臣之间契会如此, 孝庙 有意修復,真圣政也。”
(4).领悟,领会。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 让 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 什公 相从之助手,学问文章,均极优胜。而且於教理之契会,译籍之瞭望,尤非常人所可企及。”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 赤松 、 王乔 ,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 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金华县 有 赤松涧 ,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以火 * 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 ,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参见“ 赤松子 ”。
(2).亦作“ 赤诵 ”。复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 ,名 时乔 ,字 受纪 。”《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诗文赏析
【原题】: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