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扬州】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至扬州]至扬州原文
路傍邂逅卖柴人,为说高沙可问津。
此去侬家三十里,山坳聊可避风尘。
[至扬州]诗词问答
问:至扬州的作者是谁?答:文天祥
问:至扬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天祥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天祥
[至扬州]参考注释
[至扬州]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至扬州]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至扬州]侬家
(1).自称。犹言我。家,后缀。 唐 寒山 《诗》之一六九:“儂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五代 王延彬 《春日寓感》诗:“也解为诗也为政,儂家何似 谢宣城 。” 清 吴伟业 《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儂家媚。”
(2).女子自称。犹言奴家。 宋 晏殊 《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宋 苏轼 《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 鴟夷 去,应记儂家旧住西。” 元 杨椿 《西湖竹枝词》:“儂家生长在 西湖 ,暮管朝絃随处呼。”
(3).旧时女子称自己的家。 元 姚文奂 《竹枝词》之一:“儂家只在 断桥 边,劝郎切莫下湖船。” 清 黄燮清 《长水竹枝词》:“ 杏花村 前流水斜, 杏花村 后是儂家。”
[至扬州]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至扬州]山坳
通常指在跨越分水岭山脉高处的要隘;山间平地
几处炊烟,在山坳里徐徐飘荡
[至扬州]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宋代,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