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喜亭诗】作者:度正 朝代:宋代
[至喜亭诗]至喜亭诗原文
扁舟三峡备艰难,幸脱风波魄未安。
山已陵夷成赔嵝,水无约束渐瀰漫。
半天堤柳垂人暖,满地江梅怯岁寒。
坎坷一生何所用,它年湖海一渔竿。
[至喜亭诗]诗词问答
问:至喜亭诗的作者是谁?答:度正
问:至喜亭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度正的名句有哪些?答:度正
[至喜亭诗]参考注释
[至喜亭诗]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至喜亭诗]三峡
[长江三峡]的简称,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长193公里
[至喜亭诗]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至喜亭诗]幸脱
犹倖免。 梁启超 《新民说·论权利思想》:“为国民者协力各尽其分内竞争之责任,则侵压自不得行。设有苟免倖脱而避其衝者,是不啻对於国民全体而为叛逆也。”
[至喜亭诗]风波
(1) 风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
世路风波
惹出风波
(2) 乱子;纠纷
风波迭起
[至喜亭诗]陵夷
(1).山坡缓平貌。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故峻则 楼季 难三刃,陵夷则牧竖易山巔。”
(2).由盛到衰。衰颓,衰落。《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汉书·成帝纪》:“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颜师古 注:“陵,丘陵也;夷,平也。言其頽替若丘陵之渐平也。” 唐 白居易 《立碑》诗:“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明史·熹宗纪赞》:“ 明 自 世宗 而后,纲纪日以陵夷。”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我们优秀的 中华 民族,终不会长此陵夷,未来的艺术天才已经在负势竞上。”
(3).平夷;平毁。 王西彦 《鱼鬼》:“那里原是块废弃了的义冢地,由于年代久远,古旧的坟墓几乎全数陵夷了。”
[至喜亭诗]约束
(1) 束缠
(2)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
他约束自己不向父亲求援
(3) 盟约,规约
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至喜亭诗]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至喜亭诗]江梅
一种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元 张雨 《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 清 张锡祚 《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 沉尹默 《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至喜亭诗]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至喜亭诗]坎坷
(1) 道路高低不平
(2) 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不得志
半世坎坷
[至喜亭诗]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至喜亭诗]所用
(1).使用,任用。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
(2).需用之物。《水浒传》第四回:“一应所用,小子自当準备。”
[至喜亭诗]它年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明 高启 《九日与客登虎丘》诗:“它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至喜亭诗]湖海
(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清 陈济生 《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海,近来风雅復何如?”
[至喜亭诗]渔竿
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宋代,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