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作者:祁敕 朝代:明代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原文
我爱山中好,山泉彻底清。
悬崖生断续,照影鉴空明。
蜡屐寻源去,风瓢带月倾。
十年尘土梦,一酌顿能醒。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诗词问答
问: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祁敕
问: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祁敕的名句有哪些?答:祁敕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参考注释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山泉
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彻底
(1) 通透到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说话前彻底打量过她
彻底打扫了一遍
(2) 形容水清见底
清澄彻底的江水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悬崖
陡峭山崖
悬崖之颠。——明· 顾炎武《复庵记》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空明
(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復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蜡屐
(1).以蜡涂木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 阮 ( 阮孚 ),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拟经制礼吾何敢,蜡屐持筹事未分。”
(2).涂蜡的木屐。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过访,寂若无人。” 郁达夫 《辞蓝亭留谢》诗:“杨柳旗亭劳蜡屐,青山红豆羡闲身。”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风瓢
指水瓢。古代常用以借指隐居生活。 唐 罗隐 《许由庙》诗:“高掛风瓢濯 汉 滨,土阶三尺愧清尘。” 元 虞集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诗之二:“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餘。” 清 厉鹗 《同筠谷太虚上人游花坞诸精舍·溪饮庵》诗:“斸苔傍溪居,春来泉脉动。喧寂两俱忘,风瓢聊可用。”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带月
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尘土
细小的土灰
壬申游莲峰四咏,明代,祁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