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_陈师道 | 宋代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代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原文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
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
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
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一点落髹漆,重价压璵璠。
孙侯磊落人,情义久益惇。
解囊赠玄圭,孰知师白猿。
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喛。
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诗词问答

问: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参考注释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诸孙

本家孙辈。 宋 梅尧臣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 大年 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诸子、诸孙须年十五已上,弟姪等并须年二十已上,方得奏荐。”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自高

(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唐 魏徵 《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

(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

(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潘翁

对 宋 潘谷 的尊称。 潘谷 善制墨,有墨仙之称。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一:“珍材取 乐浪 ,妙手惟 潘翁 。”自注:“ 潘谷 作墨,杂用 高丽 煤。”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眉山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公言

(1).公开谈论。《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魏书·刘昶传》:“ 高祖 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明 唐顺之 《钝斋吴公墓碣铭》:“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譎祕媕婀之态,其遇事虽不关己利害,亦公言激发无所避。”

(2).公众的言论。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 杨慎 《词品·吴梦窗》:“ 阴 君 焕 序其辞云:求辞於吾 宋 ,前有 清真 ,后有 梦窗 。此非 焕 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一变

一度变化;一次变故或变革。《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论语·雍也》:“ 齐 一变,至於 鲁 ; 鲁 一变,至於道。”《景德传灯录·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你试一变。”《宋史·李好义传》:“ 曦 死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变未息,一变復生。”《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如今,距国初进关时节,曾不百年,风气为之一变。”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九原

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少年子

(1).古称青年人。 唐 蒋蕴 《赠郑氏妹》诗:“能弹箜篌弄纤指,愁杀门前少年子。”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六:“顾谓少年子,聆我尔汝篇。”

(2).乐府杂曲歌辞名。 南朝 齐 王融 和 唐 李白 等均作有《少年子》。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外家

(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髹漆

亦作“髤漆”。1.谓以漆涂物。《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 辽 主方纵肆,贪得南方玉帛珍玩,而 贯 所齎皆极珍奇,至运两 浙 髹漆之具以为馈。”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想像 秦淮河 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

(2).指油漆。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瑶坛被髹漆,宝树攒珊瑚。” 清 田雯 《黔书·雄黄》:“茅胶者,薯蕷之别种,不可食者也,其汁若髹漆,可以合离而萃涣。” 清 无名氏 《梵门绮语录·震泽新庵连生》:“丰容盛鬋,髮光泽如髹漆。”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重价

比一般标准高得多的价钱

重价收购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璵璠

1.美玉。《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 杜预 注:“璵璠,美玉,君所佩。” 汉 桓宽 《盐铁论·晁错》:“夫以璵璠之玼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 唐 杜甫 《赠蜀僧闾邱师兄》诗:“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璵璠。” 明 宋濂 《题李息斋竹》诗:“人间留翰墨,不独重璵璠。”

2.比喻美德或品德高洁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亮怀璵璠美,积久德愈宣。”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吾衰卧 江 汉 ,但媿识璵璠。”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寧因青蝇恶,遂取璵璠毁。” 清 孙枝蔚 《题掩钱图寿苏母汪太夫人》诗:“膝下何如 李景让 ,前为璵璠后球琳。”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磊落

(1) 壮大的样子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西游记》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态度和坚决遵循很高的道德标准行事

胸怀磊落

光明磊落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情义

人情与义理;亲属、朋友、同志间应有的感情

今日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姐姐待他很有情义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解囊

指拿钱帮助别人

解囊相助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玄圭

亦作“ 玄珪 ”。1.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

(2).借指特大功业。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毚鼎迁 宋 ,玄圭告成。”

(3).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 宋 杨万里 《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白猿

(1).亦作“ 白猨 ”、“ 白蝯 ”。白毛的猿。《山海经·南山经》:“ 堂庭之山 ,多棪木,多白猿。”《淮南子·说山训》:“ 楚王 有白蝯,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晋书·张载传》:“白猨玄豹,藏于灵槛。”

(2).指 白猿公 。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受书 黄石 ,意在王者之图;挥剑 白猿 ,心存霸国之用。” 唐 李白 《中丞宋公军次寻阳》诗:“ 白猿 慙剑术, 黄石 借兵符。”参见“ 白猿公 ”。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解书

知书。《南史·王敬则传》:“ 武帝 令羣臣赋诗, 敬则 曰:‘臣几落此奴度内。’上问之, 敬则 对曰:‘臣若解书,不过作尚书都令史尔,那得今日。’”

解送的文书。《梁史·南康王绩传》:“ 绩 时年七岁,主者有受货,洗改解书,长史 王僧孺 弗之觉, 绩 见而輒詰之,便即时首服,众咸叹其聪警。”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下笔

落笔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良宝

珍宝。《墨子·耕柱》:“ 和氏 之璧, 隋侯 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受辱

侮辱

不甘心受辱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默默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称冤

诉说冤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二》:“ 王少林 之为 郿县 也,路逕此亭,亭长曰:‘亭凶 * 。’ 少林 曰:‘仁胜凶邪,何鬼敢忤。’遂宿,夜中闻女子称寃之声。”

,

  • 【永昭陵挽词三首】_欧阳修 | 宋代
  • 【永昭陵挽词三首】_欧阳修 | 宋代 >> 【永昭陵挽词三首】_欧阳修 | 宋代...

  • 【秋日家居】_梅尧臣 | 宋代
  • 【秋日家居】_梅尧臣 | 宋代 >> 【秋日家居】_梅尧臣 | 宋代...

  • 【咏六和塔】_郑清之 | 宋代
  • 【咏六和塔】_郑清之 | 宋代 >> 【咏六和塔】_郑清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