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原文
飞章得雨报苏州,较比安徽霈倍优。
祗惜淮徐隅尚向,兼闻河洛泽非周。
无非民也胥廑念,设曰慰哉那抵愁。
京兆奏称沾六寸,多多益善岂辞稠。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诗词问答
问:《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一
2. 据闵鹗元奏苏州省城自正月廿三日戌刻至廿四日亥刻得雨六寸有馀入土深透二麦春花咸资长发并据附近之苏常各属禀报同时得雨五寸有馀农民欢庆又据驰奏是日江宁松江常州镇江扬州通州各属陆续报得雨二三四五六寸不等惟淮北得雨仅止一寸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参考注释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飞章
(1).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后汉书·李固传》:“以 固 为议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诈作飞章以陷其罪,事从中下。” 唐 元稹 《阳城驿》诗:“飞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2).迅急上奏章。《后汉书·蔡邕传》:“ 璜 遂使人飞章言 邕 质 数以私事请託於 郃 , 郃 不听, 邕 含隐切,志欲相中。”《旧唐书·刘悟传》:“ 从諫 深知内宫之故,乃自 潞府 飞章论之曰:‘臣闻造伪以乱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况天下皆知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一旦有事疆伤,飞章入告。”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苏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较比
〈方〉∶表示具有相当的程度;比较
较比不错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河洛
亦作“ 河雒 ”。1. 黄河 与 洛水 的并称。《史记·郑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虽 河 洛 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2).指 黄河 与 洛水 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 下邳 ,进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师。”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 河洛 是仪。”
(3).指 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 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东都有 河 南 洛阳 ,故曰 河洛 也。” 唐 张说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总其中。”
(4).指 洛水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臣闻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犹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5).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 魏 曹丕 《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 杨侃 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6).亦作“ 河落 ”。即饸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 齐 鲁 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参见“ 河漏 ”。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廑念
殷切关注。 清 林则徐 《复奏查察虎门排练炮台折》:“加以时常操演精熟,则海防长臻巩固,边衅永可潜消,堪以仰慰圣主廑念瀛壖之至意。”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我天囯振兴文治,廑念武功。”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多多益善
益:更,越。越多越好
这位公子却有钱癖,思量多多益善,要学我这[烧银]之法。——《儒林外史》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