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馄饨】_释道济 | 宋代

【馄饨】作者:释道济 朝代:宋代

[馄饨]馄饨原文

包罗万象,性气粗豪。
清净为根,礼恭叉手。
通身上缝隙无余,鑊汤里倒番觔斗。
把得定横吞竖吞,把不定东走西走。
宜是山僧嚼破时,泥牛洪地频哮吼。

[馄饨]诗词问答

问:馄饨的作者是谁?答:释道济
问:馄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道济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济

[馄饨]参考注释

[馄饨]包罗万象

包罗:包括;万象:各方面的情况。形容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无所不有

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黄帝内经》

[馄饨]性气

性情脾气

[馄饨]粗豪

(1).粗疏豪放。 唐 杜甫 《少年行》:“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宋 范成大 《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湖海粗豪今岂在,但忆鸣哮如饿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会讲》:“白面儿郎,学疏才不广,粗豪狂放。”

(2).粗犷豪壮。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语虽粗豪,亦气概可喜。”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若 于鳞 所云无古诗,又唯无其形埒字句与其粗豪之气耳。”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七篇:“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

[馄饨]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馄饨]叉手

(1) 一种礼节。两手交叉齐胸,俯首到手,犹如后世之作揖。又作[抄手]

叉手施礼

(2) 合十

[馄饨]身上

(1) 身体上

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2) 随身

身上没带笔

[馄饨]缝隙

(1) 接合处

无缝钢管

(2) 裂开的狭长的空处

[馄饨]无余

没有剩下的

一览无余

[馄饨]觔斗

1.亦作"觔兜"。

2.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

3.跟头。

4.比喻失败或出丑。常与"栽"字连用。

[馄饨]不定

(1)

副词,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问的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

一天他不定来多少次

我明天还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稳定

方向不定的风

心神不定

[馄饨]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馄饨]泥牛

(1).即土牛。古人风俗于立春时以泥土制牛,用此象征春耕开始,劝农耕种。 唐 张说 《喜雨赋》:“ 越 人以泥牛待沃,胡士卖土龙求费。”

(2).泛指用泥塑制的牛。 金 李纯甫 《杂诗》之四:“泥牛耕海底,玉犬吠云边。”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马定难骑。”参见“ 泥牛入海 ”。

[馄饨]哮吼

(1).野兽吼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岩》:“虎则跳跃哮吼,怒声如雷。” 清 赵翼 《檐曝续记·西山煤》:“虎性急不耐烦,滚愈急,輙哮吼而死。”

(2).泛指大声喊叫。《西游记》第二七回:“ 孙大圣 布施手段,舞着铁桿,哮吼一声,諕得那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3).指器物发出声响。 唐 罗邺 《早发宜陵即事》诗:“青萍委匣休哮吼,未有恩讐拟报谁?” 宋 陆游 《圆通寺建僧堂疏》:“木鱼哮吼,千僧阁也在下风;露柱证明,九梁星直须退步。”

(4).谓声威震慑。 汉 桓谭 《新论》:“ 周亚夫 严猛哮吼,可谓国之大将。” 清 吴从先 《妓虎传》:“ 鄴下 以文章哮吼人,人目之为绣虎。”

(5).病症名。《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喘吼总括》“喘则呼吸气急促,哮则喉中有响声”注:“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参见“ 哮喘 ”。

,

  • 【秋日杂咏六首】_韩元吉 | 宋代
  • 【秋日杂咏六首】_韩元吉 | 宋代 >> 【秋日杂咏六首】_韩元吉 | 宋代...

  • 【即觉庵子中居士来访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_释正觉 | 宋代
  • 【即觉庵子中居士来访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_释正觉 | 宋代 >> 【即觉庵子中居士来访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_释正觉 | 宋代...

  • 【石塘感旧十绝】_刘克庄 | 宋代
  • 【石塘感旧十绝】_刘克庄 | 宋代 >> 【石塘感旧十绝】_刘克庄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