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朝日]朝日原文
朝日照山堂,流光泛疏牖。
龙钟病童子,扫地起持帚。
堂中空四壁,惟一老病叟。
萧条野僧闲,鄙朴老农陋。
雨来林叶响,霜近蔬甲瘦。
何以遣幽忧,赖有尊中酒。
[朝日]诗词问答
问:朝日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朝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
[朝日]参考注释
[朝日]朝日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阳。《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 河 秽清 济 。”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礼。《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 郑玄 注:“朝日,春分拜日於东门之外。”《汉书·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 颜师古 注:“以朝旦拜日为朝。”《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 胡三省 注:“朝朝,下直遥翻。”《清史稿·世祖纪二》:“二月癸亥,朝日於东郊。”
2.帝王坐朝听政之日。《战国策·齐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单 而揖之於庭,口劳之。”《汉书·于定国传》:“上於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詔,条责以职事。” 颜师古 注:“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也。”
[朝日]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朝日]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朝日]疏牖
格子稀疏的或破损的窗。 唐 元稹 《感石榴》诗:“新帘裙透影,疏牖烛笼纱。” 唐 李益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诗:“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清 杜岕 《过林修朗轩》诗:“疏牖招友生,屋角老藤寿。”
[朝日]龙钟
(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李端《赠薛戴》
老态龙钟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
[朝日]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朝日]扫地
(1)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2)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威信扫地
[朝日]中空
真高1000—7000米的飞行高度。飞机中高空飞行,有利于发挥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但易受敌方空中火力的杀伤
[朝日]四壁
屋子的四面墙壁,泛指整个屋子
四壁皆空
这个书房四壁全是书
[朝日]惟一
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这是我惟一的选择
[朝日]老病
(1).年老多病。《汉书·韦贤传》:“时 贤 七十餘,为相五岁,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后汉书·应劭传》:“故 胶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 张汤 亲至陋巷,问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2).旧病。曾经患过而未根治的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陈先生 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
[朝日]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朝日]野僧
(1).山野僧人。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
(2).为僧人自谦之称。 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朝日]鄙朴
亦作“ 鄙朴 ”。粗俗质朴。《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论》:“ 絳侯 周勃 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间,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 宋 张耒 《朝日》诗:“萧条野僧閒,鄙朴老农陋。”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续录》二四:“若 乐天 云云亦是,而其自为诗却多鄙朴。”
见“ 鄙朴 ”。
[朝日]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朝日]蔬甲
蔬菜的萌芽。 宋 梅尧臣 《晴》诗:“苑花犹带湿,蔬甲已微青。”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生七十》诗之二:“小圃雨滋蔬甲长,平田水满稻花秋。”
[朝日]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朝日]幽忧
过度忧劳;忧伤。《庄子·让王》:“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成玄英 疏:“幽,深也;忧,劳也。” 唐 皮日休 《洁死》:“意汩没以奫沦兮,永幽忧而怫鬱。”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即有身世通显者,考其著作,亦多矫情曲意,务欲叩寂寞之音,绘幽忧之状。” 朱自清 《读<湖畔>诗集》:“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很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朝日]中酒
饮酒半酣时。《汉书·樊哙传》:“ 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 颜师古 注:“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吕向 注:“中酒,为半酣也。” 宋 梅尧臣 《和子华陪宴》:“中酒作暴謔,心亲语多剧。”
(1).醉酒。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 前蜀 韦庄 《晏起》诗:“邇来中酒起常迟,卧看南山改旧诗。”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一日面忽发赤,如中酒状。”
(2).病酒。 唐 王建 《赠溪翁》诗:“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 宋 张元干 《兰陵王·春恨》词:“中酒心情怕杯勺。” 胡云翼 注:“饮酒成病。”《水浒传》第二九回:“ 武松 昨夜痛醉,必然中酒。今日如何敢叫他去?”
宋代,张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