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喜伦彦蕃回次韵】_王渐逵 | 明代

【喜伦彦蕃回次韵】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喜伦彦蕃回次韵]喜伦彦蕃回次韵原文

阆风花竹袭寒烟,鸟静人稀清荫骈。

客旅青袍嗟旧日,池塘芳草映归筵。

辋川别墅吾能醉,谢氏诸君子更贤。

重拟一樽沂流水,中秋待月庾楼前。

[喜伦彦蕃回次韵]诗词问答

问:喜伦彦蕃回次韵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喜伦彦蕃回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喜伦彦蕃回次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

[喜伦彦蕃回次韵]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伦下第回。

[喜伦彦蕃回次韵]参考注释

[喜伦彦蕃回次韵]风花

(1).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 卢照邻 《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宋 陈师道 《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2).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 宋 晁补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明 杨慎 《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3).指起风前的大雾。 宋 陆游 《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4).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喜伦彦蕃回次韵]寒烟

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喜伦彦蕃回次韵]客旅

(1).客人;旅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鄴下 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 唐 白居易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招呼新客旅,扫掠旧池臺。”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谁想此人不肯做那经商客旅买卖,每日则是读书。”《 * 词话》第二七回:“经商客旅,经年在外,贩的是那红花紫草,蜜蜡香茶。”

(2).用为对宰辅的敬称。

[喜伦彦蕃回次韵]青袍

(1).青色的袍子。《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南朝 梁 何逊 《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唐 杜甫 《渡江》诗:“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2).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 元 明本 《苔梅》诗:“玉堂试看青袍客,莫忘 江 南有白衣。”按,苔梅,谓枝干上生有苔藓之梅。

(3).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 唐 许浑 《酬殷尧藩》:“莫怪青袍选, 长安 隐旧春。” 清 唐孙华 《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二:“较比 翟公 添气色,青袍日日到门来。”参见“ 青衿 ”。

(4). 汉 以后贱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贱者之服。 唐 杜甫 《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仇兆鳌 注:“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无朝服。”《宣和遗事》后集:“ 粘罕 令左右将青袍迫二帝易服。”

(5).借指寒士。 唐 李商隐 《泪》诗:“朝来 灞水桥 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刘学锴 等集解引 陈帆 曰:“然自我言之,岂 灞水桥 边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贵客,穷途饮恨,尤极可悲而可涕乎?”

(6). 唐 贞观 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 显庆 元年,规定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按,此处“青袍”指县尉之服。

(7).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 元 柳贯 《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诗:“青袍最困微班忝,亲向前星挹斗杓。”

(8).借指出仕。 宋 林逋 《寄祝长官坦》诗:“深心赖黄卷,垂老愧青袍。”

(9). 唐 时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绿,故称。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唐志》尚书员外郎,从六品。 上元 元年制,五品服浅緋,六品服深緑。 朱 注:‘公时已赐緋,而云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旧注谓青袍九品服,误矣。’”

[喜伦彦蕃回次韵]旧日

过去的日子;从前;往日

旧日并无深交

[喜伦彦蕃回次韵]池塘

(1) 蓄水的坑池,较小而浅

(2) 澡塘中的浴池

[喜伦彦蕃回次韵]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喜伦彦蕃回次韵]辋川

(1).水名。即 辋谷水 。诸水会合如车辋环凑,故名。在 陕西省 蓝田县 南,源出 秦岭 北麓,北流至县南入 灞水 。 唐 诗人 王维 曾置别业于此。《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有 华子冈 、 欹湖 、 竹里馆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坞 ,与 裴迪 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宋 陈亮 《青玉案》词:“黄犬书来何日许 輞川 轻舸, 杜陵 尊酒,半夜灯前雨。” 清 曹尔堪 《金鱼池歌仿杜乐游园体》:“名园岂似 金谷 奢,福地真如 輞川 爽。”

(2).指《辋川图》。 清 魏源 《富阳董文恪山水屏风歌》:“ 摩詰 《輞川》难独步, 郭熙 《清明》何足道。”参见“ 輞川图 ”。

(3).借指 唐 诗人 王维 。 宋 张元干 《跋<山居图>》:“后十二年, 青社 赵无量 通守 晋安 ,出示 叔毅 所图《山居》,开卷恍然,殆前身 輞川 、今代 龙眠 歟!”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王半山 ‘山中十日雨,雨晴门始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后二语全用 輞川 ,已是下乘。”

[喜伦彦蕃回次韵]别墅

在风景区或在郊区建造的供休养的住所

[喜伦彦蕃回次韵]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喜伦彦蕃回次韵]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喜伦彦蕃回次韵]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喜伦彦蕃回次韵]庾楼

(1).楼名。一名 庾公楼 ,在 江西 九江 。传说为 晋 庾亮 镇 江州 时所建,不足信。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楼正对 庐山 之 双剑峯 ,北临 大江 ,气象雄丽…… 庾亮 尝为 江 荆 豫 州刺史,其实则治 武昌 。若 武昌 南楼 名 庾楼 ,犹有理,今 江州 治所,在 晋 特 柴桑县 之 湓口关 耳,此楼附会甚明。” 唐 白居易 《庾楼晓望》诗:“三百年来 庾楼 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2).泛指楼阁。 明 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真珠帘捲, 庾楼 无限佳兴。”

,

  • 【题落霞孤骛图】_唐寅 | 明代
  • 【题落霞孤骛图】_唐寅 | 明代 >> 【题落霞孤骛图】_唐寅 | 明代...

  • 【冬夜客馆怀王达善】_王汝玉 | 明代
  • 【冬夜客馆怀王达善】_王汝玉 | 明代 >> 【冬夜客馆怀王达善】_王汝玉 | 明代...

  • 【春灯曲·其五】_王邦畿 | 明代
  • 【春灯曲·其五】_王邦畿 | 明代 >> 【春灯曲·其五】_王邦畿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