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作者:郭异 朝代:宋代
[观海]观海原文
汹汹澜无际,滔滔势欲东。
百川容莫量,三岛杳难穷。
天淡祠堂古,云低客路通。
暂来回首懒,归辔逐西风。
[观海]诗词问答
问:观海的作者是谁?答:郭异
问:观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观海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观海]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2. 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卷一七
[观海]参考注释
[观海]汹汹
(1) 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
而不汹汹。——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水腾涌的样子
(3) 骚乱不宁
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
(4) 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观海]无际
无边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观海]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观海]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观海]三岛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謳歌预四民。”《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瓏。”
[观海]祠堂
旧时祭祀祖宗或贤人的厅堂
[观海]客路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观海]来回
(1) 含有以相反方向交替出动的活动
钟表摆动的一个来回
(2) 往往在返回时走同一路线的旅行
打个来回
[观海]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宋代,郭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