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原文
鹞子一飞超涨海,蜂儿终日透晴窗。
心空莫著书千卷,客到长留酒半缸。
性命早知元有分,文章谁信旧无双。
何年结束寻归路,还看蟆颐下饮江。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诗词问答
问: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参考注释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鹞子
雀鹰,鹞的俗称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涨海
南海 的古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旧唐书·地理志四》:“ 南海 在 海丰县 南五十里,即 涨海 ,渺漫无际。” 清 姚鼐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诗:“漫天 涨海 游龙鱼,西界 闽 越 东尾閭。”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蜂儿
即蜂。 宋 韩琦 《柳絮诗》之二:“有时穿入花村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君归休矣吾忙甚,要看蜂儿趁晚衙。”《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时当正午,日影在窗,恰好屋里关住一个蜂儿,急切不得出去,碰得那窗欞儿咚咚作响。”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晴窗
亦作“ 晴牕 ”。明亮的窗户。 唐 杜牧 《闺情》诗:“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清 龚自珍 《跋某帖后》:“回忆幼时晴牕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心空
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唐 庞蕴 《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著书
撰写著作。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酒半
犹酒次。指宴饮间酒至数巡的时刻。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公( 王仲舒 )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阁子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宋史·陈规传》:“ 规 大饗将士,酒半,问曰:‘ 兀术 拥精兵且至,策将安出?’”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与客饮酒,酒半,有客离席而叹。”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有分
(1).有分器。谓诸侯分有天子藏于宗庙的宝器。《左传·昭公十二年》:“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杜预 注:“分,珍寳之器。” 孔颖达 疏:“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是言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
(2).有分别,有区别。《庄子·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郭庆藩 集释:“羣分而类别也。”
(1).有职分。《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 郑玄 注:“分,犹职也。”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
(2).有缘分。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宋 吕渭老 《浣溪纱》词:“逐伴不知春路远,见人时著小词招,阿谁有分伴吹簫?”《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我女有分与天子为皇后。” 胡韫玉 《即席赠桥口兼之》诗:“一夕 蓬莱 齐烂醉,神仙有分傲 秦皇 。”
(3).有一份。谓参与某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九:“作事预及曰有分,否曰无分,财物亦然。”
(4).有一份。谓分享财物。如:这些东西人人有分。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结束
(1) 完毕,不再继续
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
(2) 装束;打扮
结束而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收拾;处置
(4) 拘束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饮江
(1).向江中喝水。 宋 苏过 《飓风赋》:“断虹饮江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
(2).犹饮河。比喻不慕荣利,隐退自乐。 明 张居正 《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郊劳疏》:“既以紓瞻云陟屺之怀,奏甘膬以承欢,寧復忆饌鲤饮江之乐,候起居于八座,欣团聚于一堂。”参见“ 饮河 ”。
见“ 饮马长江 ”。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