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原文
大千经卷毫端出,铁划银钩字字清。
更会当头这一点,六尘堆上放光明。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诗词问答
问:《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参考注释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称。 晋 道恒 《释驳论》:“故神暉一震,则感动大千。”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气吞大千, 天安门 外, 泰岱 壮严。”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经卷
指宗教经典
经卷雕板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毫端
(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2).犹言笔底;笔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其转註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是谁将玉山琼树,毫端图画偏似。”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银钩
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当头
指在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六尘
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 * 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其一]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宋代,释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