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原文
一雨西来满增凉,盈盈不语立方塘。
远公白社所修种,净土青胎无点妆。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1一1界问莲香。
回头玉手双杯处,多少风流堕醉乡。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诗词问答
问: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陈著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 书法图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书法作品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参考注释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 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 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立方
(1)
(2) 三个相同数的乘积
a3
(3) 立方体的简称
(4) 立方米
三立方土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远公
晋 高僧 慧远 ,居 庐山 东林寺 ,世人称为 远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 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宋 梅尧臣 《访矿坑老僧》诗:“莫貰 远公 酒,余非 陶令 贤。”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四一:“ 远公 置酒, 佛印 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白社
(1).地名。在 河南省 洛阳市 东。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 洛阳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陈子敍 共守事之,从学道。”亦见《晋书·隐逸传》。 唐 吴筠 《高士咏·董威辇》:“ 董京 依 白社 ,散髮咏玄风。”
(2).地名。在 湖北省 荆门市 南。《清一统志·湖北·荆门州》:“ 白社 ,在 荆门州 南一百二十里。《名胜志》:古隐士之居,以白茅为屋,因名。 唐 都官 郑谷 常居此。”
(3).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学。” 唐 白居易 《长安送柳大东归》诗:“白社羈游伴, 青门 远别离。”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华车有寒苦之述,白社为骄奢之语。”
(4).特指某些社团。 清 吴伟业 《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二:“虫鹤变餘存白社,刼灰飞尽表青山。”此指复社。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白社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汪文溥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仍世筑坛盟白社,一朝避地驱黄犊。”以上指南社。 郁达夫 《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欢联白社居千日,泪洒 新亭 酒一杯。”此指白燕社。
(5).白莲社的省称。 唐 贾岛 《巴兴作》诗:“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正别忆皇都。” 明 何景明 《游贤隐寺》诗:“自能来白社,不用 远公 ( 慧远 )求。” 清 吴伟业 《灵岩观设戒》诗:“不信 黄池 会,今看白社开。”参见“ 白莲社 ”。
(6).特指 隋 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团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 李密 大破自 洛阳 出击的 隋 军,声威大振…… 谯郡 黑社、白社、 济北 张青特 、 上 洛 周比洮 、 胡驴贼 等都来归附。”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净土
佛教指没有尘世庸俗气的清净世界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无点
(1).没有斑点或污点。 唐 薛存诚 《祯石赋》:“莹煌无点,璀璨有光。” 唐 王冷然 《清冷池赋》:“徒观其清冷无点,洞澈若凝。”
(2).指没有雨滴。 唐 白居易 《微雨夜行》诗:“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花光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强为欢笑也。”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菩萨
(1)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2) 泛指佛
(3) 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4) 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头玉
如美玉一般的头骨。 唐 李贺 《唐儿歌》:“头玉磽磽眉刷翠, 杜郎 生得真男子!” 叶葱奇 注:“头玉,指玉一般的头骨。” 清 唐孙华 《英孙》诗:“昨岁生孙今已期,头玉嶢嶢足传玩。”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醉乡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宋代,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