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作者:张适 朝代:元代
[拟古]拟古原文
我马既已秣,我车亦已膏。
游子志远行,岂惮终夜劳。
海水自言深,泰山自言高。
去去涉长道,岁月疾如埽。
譬彼风中花,衰谢不复好。
惟有惓惓怀,日夕不离抱。
[拟古]诗词问答
问:拟古的作者是谁?答:张适
问:拟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适
[拟古]注释
1. 出处:御选明诗卷十八
[拟古]参考注释
[拟古]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拟古]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拟古]远行
行走远路,前往某地
[拟古]终夜
通宵;彻夜。《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生平供忆想,终夜不成眠。”
[拟古]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拟古]泰山
(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拟古]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拟古]长道
大道;远路。《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羣丑。” 朱熹 集传:“长道,犹大道也。”《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迴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明 李攀龙 《录别诗》之四:“荡子无室家,悠悠在长道。”
[拟古]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拟古]衰谢
(1) 枯萎凋谢
(2) 衰退
筋力衰谢
[拟古]惟有
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拟古]惓惓
(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宋 王安石 《奉酬许承权》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 晋老 书,欲僕速离 武昌 ,甚感远地惓惓至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交书 徐公 ,即掛帆还 白下 ,终不得消息,心殊惓惓。”
(2).烦闷,失意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积半月,为僕所窥,阴与舅力要之归。意惓惓不自得。” 何垠 注:“惓,音券,闷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异犬》:“侯漫应之,惓惓而返。”
(1).恳切貌。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褰余幬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魏书·律历志上》:“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使律法长絶,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诗序》:“荏苒岁月,寥落无成,恐遂已废业,负先生惓惓奬励之意。” 柯灵 《香雪海·千里共婵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
(2).忠心耿耿貌。《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 颜师古 注:“惓惓,忠谨之意。惓读与拳同。”《新唐书·张说传论》:“ 説 於 玄宗 最有德,及 太平 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禪,发明典章, 开元 文物彬彬, 説 力居多。”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 先主 诸臣惓惓 汉 事之心,庸可没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朱軾 ﹞忠君爱国之枕,至死惓惓,可谓大臣矣。”
[拟古]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拟古]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元代,张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