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三章】作者:袁甫 朝代:宋代
[朝阳三章]朝阳三章原文
日之出矣,其光融融。
凤之鸣矣,其声雝雝。
鸣于何所,于彼梧桐。
凤兮凤兮,和乐冲冲。
匪凤匪桐,在君子躬。
[朝阳三章]诗词问答
问:朝阳三章的作者是谁?答:袁甫
问:朝阳三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甫的名句有哪些?答:袁甫
[朝阳三章]参考注释
[朝阳三章]光融
(1).犹光大。《无量寿经》卷上:“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2).昭明。 刘师培 《广阮氏文言说》:“就物象言,则光融者为文,华丽者亦为文。”
[朝阳三章]雝雝
(1).鸟和鸣声。《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鴈,旭日始旦。” 毛 传:“雝雝,鴈声和也。”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听雝雝之下集,观肃肃以高飞。” 明 李东阳 《画禽》诗:“雝雝在何树,此鸟众所悦。” 清 方文 《送姜如龙明府擢仪部》诗:“侧耳声雝雝,高鸣梧桐冈。”参见“ 雍雍 ”。
(2).和乐貌;和洽貌。《诗·周颂·雝》:“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郑玄 笺:“雝雝,和也。”《汉书·扬雄传上》:“隃於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 颜师古 注:“《周颂·清庙》之诗云‘於穆清庙,肃穆显相’……言 汉 德之盛,皆过之也。” 宋 叶适 《祭内子令人文》:“私愿既然,使有中寿,侃侃雝雝,家道可久。”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萧公神道碑》:“王多吉士,翽翽雝雝。”参见“ 雍雍 ”。
[朝阳三章]于何
(1).为何;如何。《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赠崔士瑾》诗:“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髮在我后?”
(2).什么。于,助词。 汉 张衡 《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晋 左思 《蜀都赋》:“异类众伙,于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何氏 之从学,兰蕙已满畹。於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朝阳三章]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朝阳三章]和乐
和睦快乐
[朝阳三章]冲冲
情绪激动、高涨的样子
兴冲冲
怒气冲冲
[朝阳三章]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宋代,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