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莲社图赞】_释大观 | 宋代

【莲社图赞】作者:释大观 朝代:宋代

[莲社图赞]莲社图赞原文

天运悠悠终典午,竞从庐阜寻归处。
凿池种藕拟奚为,西山几度看悬鼓。
爱酒渊明挽不来,贪佛灵运推不去。
同盟二九姑置之,咄尔而今在何许。

[莲社图赞]诗词问答

问:莲社图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大观
问:莲社图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大观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大观

[莲社图赞]释大观莲社图赞 书法图

【莲社图赞】_释大观 | 宋代
莲社图赞书法作品

[莲社图赞]参考注释

[莲社图赞]天运

(1) 天命;自然的气数

决非天运。——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天运变矣。

(2) 天体的运行

[莲社图赞]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莲社图赞]典午

(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周 语次,因书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 司马 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 司马昭 )果崩。” 晋 帝姓 司马 氏,后因以“典午”指 晋 朝。《晋书·安帝恭帝纪论》:“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 孙恩 岂金行之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当涂为 魏 ,典午为 晋 ,世率知之,而意义出处,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马也。”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 唐 颜真卿 《鲜于公神道碑铭》:“ 邵阳 典午, 汉阳 紆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宋文安公 《自禁庭謫鄜畤》诗云:‘九月一日奉急宣,连忙趋至閤门前。忽为典午知何罪,謫向 鄜州 更憮然!’盖当时謫黜者,召至閤门受命乃行也。”

[莲社图赞]庐阜

庐山 。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 庐阜 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江路经 庐阜 ,松门入 虎溪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慎虚》:“﹝ 刘慎虚 ﹞后欲卜隐 庐阜 ,不果。”

[莲社图赞]归处

归依。《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郑玄 笺:“归,依归。”

归依之处。 唐 白居易 《重题》诗之三:“心泰身寧是归处,故乡何独在 长安 !”

[莲社图赞]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莲社图赞]悬鼓

(1).悬挂在架上的鼓。始于 周 代。《隋书·音乐志下》:“ 夏后氏 加四足,谓之足鼓。 殷 人柱贯之,谓之楹鼓。 周 人悬之,谓之悬鼓。”《礼记·明堂位》作“ 周 县鼓”。 陈澔 集说:“县,悬於簨簴也。”

(2).古时官署所挂的鼓。供击鼓求见之用。《后汉书·五行志一》引 汉 桓帝 时童谣:“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唐 刘禹锡 《龙阳县歌》:“沙平草緑见吏稀,寂寥斜阳照悬鼓。”

(3).亦作“ 悬皷 ”。比喻落日。《观无量寿经》:“见日欲没,状如悬皷。” 清 钱谦益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六:“夕阳楼外归心处,悬鼓西山观落暉。”

[莲社图赞]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莲社图赞]不来

(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

(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莲社图赞]灵运

天命;时运。《晋书·武帝纪》:“我皇祖 有虞氏 诞膺灵运,受终于 陶唐 ,亦以命于 有夏 。” 北魏 高允 《答宗钦》诗之九:“时之圮矣,灵运未通。风马殊隔,区域异封。”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 周 家衍灵运, 于氏 兴高门。”

[莲社图赞]同盟

(1) 古代诸侯国歃血为誓缔结盟约。后泛指国与国、人与人共缔盟约

四海同盟

(2) 共结盟约者。亦指为实现共同政治目标而结成的组织

民主大同盟

(3) 泛指密友。亦指同党

[莲社图赞]二九

(1).即十八。 汉 扬雄 《太玄·图》:“玄有六九之数,策用三六,仪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 范望 注:“不正言十八而言二九者,玄之辞也。”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巨相四八,照曜於大千;尊法二九,包笼乎无外。”按:小乘之宗,计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韩子文 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所以年过二九,尚未有亲。”

(2).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唐 令狐楚 《九日言怀》诗:“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3).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民谚:“一九、二九不出手。”

[莲社图赞]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莲社图赞]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

【莲社图赞】_释大观 | 宋代
  • 【对月六首】_白玉蟾 | 宋代
  • 【对月六首】_白玉蟾 | 宋代 >> 【对月六首】_白玉蟾 | 宋代...

    【莲社图赞】_释大观 | 宋代
  • 【沁园春(送赵运使之江西)】_黄机 | 宋代
  • 【沁园春(送赵运使之江西)】_黄机 | 宋代 >> 【沁园春(送赵运使之江西)】_黄机 | 宋代...

    【莲社图赞】_释大观 | 宋代
  • 【春晚即事】_陆游 | 宋代
  • 【春晚即事】_陆游 | 宋代 >> 【春晚即事】_陆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