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骊山二首】作者:张俞 朝代:宋代
[游骊山二首]游骊山二首原文
玉帝楼前锁碧霞,终年培养牡丹芽。
不防野鹿踰垣入,衔出宫中第一花。
[游骊山二首]诗词问答
问:游骊山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俞
问:游骊山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俞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俞
[游骊山二首]参考注释
[游骊山二首]玉帝
即玉皇。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 唐 王维 《金屑泉》诗:“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 宋 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诗:“梳风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许瞻宸居。”《说岳全传》第八十回:“玉帝驾回金闕云宫。”
[游骊山二首]碧霞
(1) 高山深处
(2) 高空
(3) 茶
[游骊山二首]终年
(1) 全年;整年
积雪终年不化
(2) 人死亡时的年龄
他终年90岁
[游骊山二首]培养
(1) 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
培养人才
(2) 培育
培养细菌
[游骊山二首]牡丹
(1)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游骊山二首]不防
(1)
没有料想到
冷不防
倘有不防的事如何得了
(2)
没有防备
乘其不防
[游骊山二首]野鹿
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明 何景明 《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摽支野鹿,貌之古矣。”
[游骊山二首]中第
(1).中等的等第。《通典·选举一》:“ 桓帝 建和 初,詔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 敬德 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新唐书·百官志三》:“博士教之,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
(2).中等门第。《魏书·高允传》:“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第。”
(1).中选。《晋书·夏侯湛传》:“ 泰始 中,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
(2).专指科举考试及格。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新唐书·宋璟传》:“ 璟 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 明 叶显祖 《鸾鎞记·摧落》:“我 贾岛 ,累赴科场,不得中第,真好悲愤也呵!”
[游骊山二首]一花
(1).开花一次。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 。”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2).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以“五”进。《通俗编·数目》引 明 李翊 《俗呼小录》:“数钱以五文为一花。”
宋代,张俞